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燃料电池工作原理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燃料电池工作原理详解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CSSUST/article/details/138139576

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转换装置,在新能源领域备受关注。本文将从燃料电池的组成结构、工作过程、极化现象以及催化剂中毒等方面,为您详细解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前言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化学反应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环境污染小、噪音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分布式发电等领域。

组成结构

燃料电池系统通常由多个单体电池串联起来,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 膜电极组件(MEA):是一张薄片,是单电池核心部分的统称,包括了质子交换膜、催化层、气体扩散层等。

  • 质子交换膜:是一种聚合物膜,具有离子交换能力,充当的是电解质的作用。

  • 催化层:是一层空间区域,分别于质子交换膜和气体扩散层相邻,含有电催化剂涂层膜,具有离子和电子传导性。贵金属铂是催化剂的主要才原料,占电堆成本的15~25%左右。

  • 气体扩散层(GDL):又称多孔传输层,是一个多孔基层,放置在催化层和双极板之间。该层允许反应物进入催化层和反应产物的去除,并具备电接触特性。

  • 双极板:又称双极隔离板,是一种导电板,布置在单电体的两侧,串联多个单体。作用1是充当电流集流体,从阳极端收集电子并向阴极端传递电子。作用2是隔离单电池,双极板通常在其两侧有为反应物分布(燃料和氧化剂)和生成物排除的流场,也可能包含传热通道,双极板提供了一个物理屏障,以避免氧化剂、燃料和冷却剂的混合。所用3是为膜电极组件提供机械支撑。常见的双极板有石墨双极板和金属双极板两种。

  • 端板:又称为电池堆端板或压缩端板,位于燃料电池堆的两端,平行于膜电极和双极板,端板上包括夹紧板、接口、管道、歧管等。作用1是施加压紧力,将单电池堆叠在一起。作用2是给燃料电池堆提供流体(反应物,冷却液)。

工作过程

燃料电池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状态:

  • 冷态(cold state):燃料电池处在环境温度下,既没有能量输入也没有能量输出的状态。

  • 钝态(passive state):燃料或氧化剂系统,已经被水蒸气、空气或氨气等吹扫后的燃料电池状态。

  • 预发电状态(pre-generationstate):燃料电池处于足够的工作温度,并且电力输出为零,能够迅速切换到有可观电力输出的运行状态。

  • 运行状态(operational state):燃料电池有可观电力输出的状态。

  • 存储状态(storage state):燃料电池处于非运行状态,而且在制造商规定的条件下,可能需要输入热或电能或惰性气体,以避免组件性能衰减。

极化

极化是燃料电池的一种性能损失,单体电池的输出电压偏离其热力学数值,是电池组件内发生的不可逆过程。极化增加,电池效率损失,且随着通过电池电流的增加而增加。极化一般分为活化极化、欧姆极化和浓差极化。常用曲线来表示,即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的曲线,V对A / cm^2,示例如下:

催化剂中毒

催化剂中毒是指一氧化碳类物质的毒化作用,使催化剂的性能被抑制,导致燃料电池性能下降。可以通过注氧的方式把CO氧化掉,以恢复催化剂的活性。

参考资料

《GB/T 28816-2020 燃料电池 术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