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正月十七:一个被忽视的传统节日及其文化内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正月十七:一个被忽视的传统节日及其文化内涵

引用
中华网
1.
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214/47971078.html

正月十七,这个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略显低调的日子,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民俗活动。从“人气日”到“落灯日”,从吃面条到“走百岭”,这一天的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新生活的美好期许,也蕴含了对家人健康的深深祝福。

正月十七被称为“人气日”,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和传统观念。老话说:“正月初七管小孩,正月十七管青年,正月廿七管老人。”正月十七对应的是中年人,因此这一天也被赋予了祈福健康、平安和家庭和睦的特殊意义。正月十七还被称为“落灯日”“白虎启齿日”“针刺日”等,融合了驱邪避害、祈求平安、尊重人伦等多重寓意。

正月十七有吃面条的习俗,源于“上灯圆子落灯面”的传统。面条细长,寓意“缠住岁月”,象征着健康长寿和生活的顺滑不断。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新生活的美好期许,也蕴含了对家人健康的深深祝福。在北方地区,正月十七还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形状像元宝,寓意招财进宝,同时包饺子时捏紧饺口象征“封住鼠嘴”,防止老鼠在新的一年里作祟。在一些地方,正月十七会吃红枣。红枣具有补气血、安神醒脑的作用,尤其对女性有益。在这一天吃红枣,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红红火火。

在鲁西南一带,正月十七有“走百岭”的习俗。人们会在这一天走出家门,攀岭登山,望远景,以此祈求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心灵手巧。这一习俗与正月十六的“走百病”相呼应,都是通过户外活动来驱除疾病,迎接健康。在一些地区,正月十七还有“送火神”的习俗。人们会将用稻草扎成的火神像送至河边或郊外焚烧,以此祈求新的一年里家宅平安、无火灾之虞。在一些地方,正月十七还有“迎喜神”的习俗。人们会根据黄历上喜神的方位,在这一天前往相应的地点迎接喜神,寓意着好运与幸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