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七:一个被忽视的传统节日及其文化内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正月十七:一个被忽视的传统节日及其文化内涵
引用
中华网
1.
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214/47971078.html
正月十七,这个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略显低调的日子,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民俗活动。从“人气日”到“落灯日”,从吃面条到“走百岭”,这一天的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新生活的美好期许,也蕴含了对家人健康的深深祝福。
正月十七被称为“人气日”,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和传统观念。老话说:“正月初七管小孩,正月十七管青年,正月廿七管老人。”正月十七对应的是中年人,因此这一天也被赋予了祈福健康、平安和家庭和睦的特殊意义。正月十七还被称为“落灯日”“白虎启齿日”“针刺日”等,融合了驱邪避害、祈求平安、尊重人伦等多重寓意。
正月十七有吃面条的习俗,源于“上灯圆子落灯面”的传统。面条细长,寓意“缠住岁月”,象征着健康长寿和生活的顺滑不断。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新生活的美好期许,也蕴含了对家人健康的深深祝福。在北方地区,正月十七还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形状像元宝,寓意招财进宝,同时包饺子时捏紧饺口象征“封住鼠嘴”,防止老鼠在新的一年里作祟。在一些地方,正月十七会吃红枣。红枣具有补气血、安神醒脑的作用,尤其对女性有益。在这一天吃红枣,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红红火火。
在鲁西南一带,正月十七有“走百岭”的习俗。人们会在这一天走出家门,攀岭登山,望远景,以此祈求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心灵手巧。这一习俗与正月十六的“走百病”相呼应,都是通过户外活动来驱除疾病,迎接健康。在一些地区,正月十七还有“送火神”的习俗。人们会将用稻草扎成的火神像送至河边或郊外焚烧,以此祈求新的一年里家宅平安、无火灾之虞。在一些地方,正月十七还有“迎喜神”的习俗。人们会根据黄历上喜神的方位,在这一天前往相应的地点迎接喜神,寓意着好运与幸福。
热门推荐
《恐怖奶奶》生存大挑战:你敢试试吗?
《恐怖奶奶》:解锁惊悚逃脱新姿势!
《道德经》如何带领老子思想走向海外?
用《道德经》学中文?别急,真有用!

如何理解《道德经》中对“道”的描述?
黄山最强徒步攻略:从西大门出发!
冬日黄山摄影指南:如何拍出专业级风景照?
黄山秋冬打卡新姿势:从自驾到摄影,解锁不一样的“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旅游的最佳季节:你选对了吗?
云丘山&壶口瀑布:临汾必打卡双雄
过年烫发成新宠!沪上美发店爆满
春节前理发,这场“豪赌”你敢参与吗?
乙巳年:中国传统干支纪年法中的独特年份
掌握正确的跑步呼吸技巧,提高体育中考成绩(15个实用技巧助你轻松驾驭长跑)
正确矫正慢跑姿势提升运动效率的全攻略
《舌尖上的中国》推荐:用这4种调料炖出完美羊肉!
长沙再现“云墙”奇观,冷空气来袭将迎降雨降温
免费探索悉尼20 大经济实惠的景点和活动
我去了10次张家界,为你深度解锁武陵源
梵净山:山与万物 生态优先
登梵净山:“独隆”于天地如“天空之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野性贵州 有问必答丨花期长,花漂亮,六道木还很顽强……
20分钟高效健身法:科学证实的健康投资
大年初一剪发禁忌:一个流传百年的习俗正在悄然改变
杭州六小龙:如何构建“神秘东方力量”?
家庭版椒盐玉米粒:酥脆美味停不下来!
煮玉米加点它俩,香甜又营养!
田小田甜糯玉米的最佳搭档大揭秘!
国庆自驾游:重庆出发,邂逅西昌泸沽湖绝美秋景
张云龙百花迎春送祝福:东北一家亲,共度蛇年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