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小饼如嚼月, 中有酥与饴”:月饼里的诗意与文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小饼如嚼月, 中有酥与饴”:月饼里的诗意与文化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08706650_121117596


随着秋意渐浓,我们迎来了象征团圆与美满的中秋佳节。说到中秋,怎能不提那象征团圆与美满的月饼?小小一块月饼,不仅仅是节日的美味象征,更是许多古人诗意中对团圆、思乡的深情寄托。

早在唐代,白居易就在《寄胡饼与杨万州》一诗中提到“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月饼的雏形便已现身。在这一期,我们将带你走进月饼的历史与诗词世界,品味那些寄托着团圆与思念的美好滋味。



“小饼如嚼月,
中有酥与饴”
月饼是秋天的代名词。每到中秋节,桂花飘香,月饼飘香,这是属于中国人独特的记忆。


苏轼大诗人曾写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小饼里面有酥油和麦芽糖,圆圆的样子像极了天上的月亮。看似品尝月饼,其实却借机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人,渴望团聚的情感。


作为中国的传统美食,月饼的制作过程其实是十分简易的。在古代,传统月饼的制作主要以面粉为皮,内馅常用果仁、糖和豆沙等甜料,经过和面、包馅、压模成型后,用炭火烘烤至金黄香脆就可食用。

源泉徽文化博物馆收藏
而当下,月饼不仅仅是美食,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不同地区的月饼各具特色,比如广式月饼皮薄馅厚、苏式月饼层层酥脆、滇式月饼甜而不腻等,这些不同风味的月饼背后蕴含着各地的饮食习惯与文化传统。

随着口味的创新,许多商家也研发出越来越多口味的月饼。从传统的莲蓉、豆沙到如今的蛋黄、冰皮,甚至冰淇淋月饼。月饼都在融入现代元素的同时巧妙保留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在传承与创新间达到了完美的平衡。

小小的月饼是文化的传承与情感的载体,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幸福的美好愿望。

所以,有机会的话,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饼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