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下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聊一下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年前在一个工作坊的内容讨论中,对方提到他们的员工有蛮多人查出来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 Pylori),想知道可以怎么治疗,如何预防。嗯,其实是个描述起来相对复杂的问题,时间不够,当时只能一两句话带过,不过我想着还是要写一篇文章来简单聊一下,补充一下这件事的前前后后,这样大家也好了解到原因为何。
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小的、弯曲的、微需氧的、革兰阴性的杆状细菌,可以引起胃或十二指肠(小肠的第一部分)感染。其被认为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细菌感染之一,约有三分之二的世界人口感染;这在发展中国家更为常见。多发于儿童。
幽门螺杆菌攻击保护胃部的粘膜。这种细菌产生一种叫做脲酶(Urease)的酶。这种酶可以降低胃酸的酸性。它还会削弱你的胃壁。你的胃细胞被胃酸、胃蛋白酶、强消化液伤害的风险更大。这会导致你的胃或十二指肠出现溃疡。幽门螺杆菌也可以粘附在胃细胞上,而这时你的胃则无法很好地保护自己。这个部位就会红肿。幽门螺杆菌也可以导致胃产生更多的酸。但目前专家并不完全理解其中的原因。
综上所述,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引起消化性溃疡,是其最常见的病因。除此之外还会引发胃炎(胃壁受到刺激后红肿)。未经治疗的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胃癌(不过案例很少)。
幽门螺旋杆菌的症状
幽门螺杆菌通常不会引起症状,只有约20%的人群会有症状。症状通常表现为上腹痛或是胃灼热。当你的胃或十二指肠可能会出现溃疡或消化性溃疡时,溃疡会有症状,可能包括腹部或腹部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是一种挥之不去的隐痛,或者在吃完饭后2 - 3小时发生,或是在半夜空腹状态时发生。当服用了降低胃酸水平(抗酸剂)的药物后,症状就会消失。溃疡的其他症状可能包括掉重,无饿感,腹胀,打嗝,觉得恶心,或是易吐。
但是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被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指定为致癌物,认为其是非贲门胃癌(Non-cardia Gastric Adenocarcinoma,)的已知最强危险因素。感染的人发生胃癌和黏膜相关淋巴型(MALT)淋巴瘤的风险是未感染的人的2-6倍。所以如果检测做出来的有感染,且平日有胃部问题的困扰,那么还是需要对于饮食内容和饮食习惯多加注意。
幽门螺旋杆菌的诊断
幽门螺杆菌诊断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验血。血液抗体检测(血清学检测),血清学阳性表示现在或过去有感染。
粪便培养测试。这个测试会寻找你的消化道中任何可能引起腹泻和其他问题的异常细菌。样本为粪便。
粪便抗原检测。该测试取粪便样本以检查是否有幽门螺杆菌。
呼吸测试。在你吞下含有碳分子的尿素药丸(Urea pill)后,仪器可以检查是否有碳。如果发现了碳,就意味着幽门螺杆菌产生了尿素酶(Urease)。这种酶可以降低胃酸的酸性。它会削弱你的胃粘膜能力。
胃内窥镜检查(胃镜)。这个测试观察你的食道(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内壁。如有需要,可取小组织样本(活检)。组织样本可以证明你是否有尿素酶。它还可以检查那里的细菌。
无症状感染一般不需要治疗。根据个人情况决定治疗方案,如果患者伴有感染了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或胃溃疡,则应给予治疗。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溃疡通常采用抗生素和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联合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胃癌之间有什么关系?
如果你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你患胃癌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如果你有很强的胃癌家族史和其他癌症风险因素,即使你可能没有胃溃疡的症状,专业人员可能还是会建议你做幽门螺杆菌抗体测试。除了筛查和治疗,生活方式改变也是需要的,比如对饮食内容和结构进行调整。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并发症
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并发症包括:
溃疡。幽门螺杆菌会破坏胃和小肠的保护衬里。这会让胃酸产生开放性溃疡。大约10%的人的幽门螺杆菌会形成溃疡。
胃粘膜的炎症。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影响胃,引起刺激和肿胀(胃炎)。
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某些类型胃癌(非贲门胃癌)的强危险因素。
其他治疗方式
如果你检查出有幽门螺旋杆菌,但是身体没有任何症状无需治疗,那么首先还是可以将公筷用起来,减少口与口之间的传染概率。其次是有意识地减少叫外卖和外食。外卖与外食由于受到操作环境的限制且不可控,相对来讲对于控制幽门螺旋杆菌不利。
2013年时,全球顶尖杂志Nutrients 期刊发表过一篇文章,提出:罗伊氏乳杆菌DSM17648(L. reuteri DSM17648)可以作为控制人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新途径。2018年再次有研究证实,罗伊氏乳杆菌DSM17648具有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潜能,并可能改善其相关的胃肠道症状。进一步的研究还在进行中。
在2022年NIH有一篇荟萃分析来看益生菌在幽门螺旋杆菌治疗中的作用,结论中提到临床试验表明,益生菌与标准治疗联用,其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更高,自我报告的副作用更少,和治疗依从性更高。益生菌单独使用有助于部分恢复根除治疗引起的胃生态失调,但未显示出对幽门螺杆菌根除有任何显著改善。大部分的研究是在亚洲人群上进行的,那么最起码对于亚洲人群可以认为是有效的。
除了益生菌之外,另一篇研究文章则发现维生素C与维生素E与标准治疗联用时可以提高根除率。
Tella的Opinion
大家对这件事比较害怕很多时候是觉得这个感染与胃癌可能性相关。目前各大网站对此的表达还是认为是相关并发症,且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发胃癌的案例还是很少的。如果你被吹气检查查出有感染,如伴随有症状,或是本身有过胃不舒适的问题,此时建议跟进一个胃镜检查来确认一下胃部问题。
当暂时性在其他检测中没有发现有溃疡或是胃炎,且没有症状的话,那么注意使用公筷,少点外卖或外食,这些行为应该就可以起到一定作用。平日注意就好。在另外一个专家表达中曾提到,如果发现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体内肠道菌群状态可能是比较混乱的。会建议通过补充益生菌的方式来改善一下,或是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来进行调整。
如果回溯观察,发现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相对不太规律,比如外食多,外卖多,宵夜也比较多,且不怎么运动的话,那么益生菌和维生素C是可以吃起来的。不过这两类都建议摄入量保持较高量,益生菌不少于350亿/天,维生素C不少于1000毫克/天,持续8-10周,而后观察是否有改善。在此期间,要相应调整饮食内容,结构与生活习惯以保证益生菌和维生素C可以起到足够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