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日生死观大不同:中国人"惧死",日本人却能与亡者"共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日生死观大不同:中国人"惧死",日本人却能与亡者"共生"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52hrtt.com/sd/n/w/info/G1735180620431

在日本生活久了,你会发现一些独特的现象:住宅区旁常有墓地,办公楼窗外可能正对一片坟墓,甚至还有人将逝者安葬在自家院内。这些在中国人看来有些"匪夷所思"的场景,在日本人眼中却习以为常。这种差异,源于两国截然不同的生死观。

国人常说"人死一了百了",因此格外珍惜生命,"好死不如赖活着"成为普遍心态。这种观念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儒家主张"未知生焉知死",道家强调"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佛教虽提倡"死如出狱,死如再生",但最终还是为了追求彼岸重生。此外,远古流传下来的鬼神之说,如奈何桥、孟婆汤、十八层地狱等,更让人们对死亡望而却步。

相比之下,日本人对生死的态度则显得豁达许多。这种态度源于多方面因素:

  1. 地理环境影响:日本国土狭小,天灾频发,这种生存环境让日本人从小就面对死亡,形成了一种平常心。

  2. 宗教信仰:神道教认为万物死后都能成神,佛教净土宗主张人死后先入净土再往彼岸,武士道追求"瞬间之美"的灿烂死亡,这些思想都淡化了对死亡的恐惧。

  3. 社会文化:文学作品中反复强调"死是生的一部分",电影《入殓师》将死亡比喻为"一道门",这些文化表达进一步塑造了日本人的生死观。

数据统计显示,55%的日本人认为死者有灵,53%的人相信有"彼岸"存在,65%的人认为生死轮回是相同的。这种观念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上坟时表情轻松,丧礼仪式更像是为亲人送行,甚至有人选择与逝者"共生"。

这种生死观也解释了二战时期日军的"悍不畏死",以及日本作为世界长寿国的同时,也是自杀率最高的发达国家之一的现象。日本人对待死亡,更多是一种"换一种活法"的心态。

(本文作者系日本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