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生死观大不同:中国人"惧死",日本人却能与亡者"共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日生死观大不同:中国人"惧死",日本人却能与亡者"共生"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52hrtt.com/sd/n/w/info/G1735180620431
在日本生活久了,你会发现一些独特的现象:住宅区旁常有墓地,办公楼窗外可能正对一片坟墓,甚至还有人将逝者安葬在自家院内。这些在中国人看来有些"匪夷所思"的场景,在日本人眼中却习以为常。这种差异,源于两国截然不同的生死观。
国人常说"人死一了百了",因此格外珍惜生命,"好死不如赖活着"成为普遍心态。这种观念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儒家主张"未知生焉知死",道家强调"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佛教虽提倡"死如出狱,死如再生",但最终还是为了追求彼岸重生。此外,远古流传下来的鬼神之说,如奈何桥、孟婆汤、十八层地狱等,更让人们对死亡望而却步。
相比之下,日本人对生死的态度则显得豁达许多。这种态度源于多方面因素:
地理环境影响:日本国土狭小,天灾频发,这种生存环境让日本人从小就面对死亡,形成了一种平常心。
宗教信仰:神道教认为万物死后都能成神,佛教净土宗主张人死后先入净土再往彼岸,武士道追求"瞬间之美"的灿烂死亡,这些思想都淡化了对死亡的恐惧。
社会文化:文学作品中反复强调"死是生的一部分",电影《入殓师》将死亡比喻为"一道门",这些文化表达进一步塑造了日本人的生死观。
数据统计显示,55%的日本人认为死者有灵,53%的人相信有"彼岸"存在,65%的人认为生死轮回是相同的。这种观念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上坟时表情轻松,丧礼仪式更像是为亲人送行,甚至有人选择与逝者"共生"。
这种生死观也解释了二战时期日军的"悍不畏死",以及日本作为世界长寿国的同时,也是自杀率最高的发达国家之一的现象。日本人对待死亡,更多是一种"换一种活法"的心态。
(本文作者系日本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
热门推荐
口腔微生物的多样性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脸大的女生适合什么发型?八字刘海、短发、长卷发全解析
合规为基,安全为先:浅析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上报的合规要点
寿司怎么做?从基础到精致的制作指南
天府新区建设发展情况,看过来
幼帝继位,一般是太后临朝称制,那么等皇帝长大后如何收回皇权
新股中签的摇号规则是什么?这种规则的公平性如何体现?
《一把青》剧情介绍:一段跨越时空的空军眷村往事
梦见挖宝:物质追求与精神探索的双重象征
车子的外观如何进行描述?描述外观时应关注哪些方面?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职业康复及就业支持策略
酒店各部门好评服务攻略,如何全面提升客人满意度?
本硕博贯通培,40岁的竺可桢学院培养了什么样的学生
为什么租房要朝南呢(房子方向朝南是最好的吗?)
脑干出血能治好吗
「脑腐」现象揭示的数字时代心智危机:警惕碎片化信息的冲击
12306与抢票软件的“斗智斗勇”:从系统崩溃到智能优化
如何打造一杯平衡的鸡尾酒?
西湖十景之柳浪闻莺:从皇家园林到百姓游赏地
什么算自愿赠与的钱
GPT-4被证实具有「人类心智」登Nature!AI比人类更好察觉讽刺和暗示
在执行程序中,债权人如何申请参与分配?
大数定律中的大数是多大?
澳大利亚U20主帅:结果对我们有利,但中国队也展示了团队实力
代数式化简求值的一般步骤
香辣诱人,大盘鸡制作秘籍大放送!
项目经理如何召开安全会议?
如何给下属布置工作才能高效执行?如何让下属清晰理解任务目标?
孩子腮腺肿大怎么办?一文读懂流行性腮腺炎及其他原因
项目管理婚礼策划的关键步骤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