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为什么现在小学生出口成脏,满是戾气?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为什么现在小学生出口成脏,满是戾气?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33733486_122069232

近年来,小学生出口成脏、满是戾气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从日常交流到网络互动,含妈量词汇频出,校园暴力也与此脱不开关系。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反思。

现象引入

小学生出口成脏、满是戾气的现状令人担忧,从日常交流到网络互动,含妈量词汇频出,校园暴力也与此脱不开关系。
不知各位有没有关注过身边的小学生,如果你有留心观察的话,会发现他们经常在日常的交流互动中出现脏话连篇、戾气四溢的情况,经常带有一些含妈量的词汇出现。这不仅仅是在日常对话中,特别是在网络上更加肆无忌惮。近些年来,频繁出现的校园暴力现象也和这个脱不开关系。
最近,一篇小学五年级学生写的作文引起了记者的关注。这篇作文的题目叫做《脏话风波》,讲述的是小作者班级里发生的一种不文明现象 —— 讲脏话的同学越来越多,有的人说话甚至句句 “带把儿”。班主任为了遏制这种现象,煞费苦心想了很多办法,跟学生斗智斗勇。
记者进到陈浩所在班级进行了一个小调查,除了两名学生请假,教室里一共有 44 人。有没有学生从来没有说过脏话?没有一名学生举手,每个人都说过。说脏话是受外界影响,还是受同学影响?27 人举手说,是受了外界影响;40 人表示是受同学影响。说脏话的频率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38 个同学说,经过老师的教育,他们说的脏话比以前少了。
乖巧女孩为何 “出口成脏”?西城区某小学二年级学生小琳是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孩子,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然而,前两天体育课上发生的一件 “小事”,让班主任关老师对小琳有了新的认识。当时,任课老师正在组织大家集合站队,前面的同学不小心踩到了小琳的脚,小琳瞬间变了脸,小声说了一句抱怨的话,话语中掺杂着不文明的词汇。
在公交站台前,记者见到了该校五年级的小朱一行人,几个男孩子有说有笑,话语间不时蹦出 “我靠”“你丫” 等不文明词汇。小朱告诉记者,这些脏话是和同伴们一起玩的时候学来的,“班上的同学不论成绩好坏,都会说这些话,觉得这是一种‘酷’的表现,是一种‘流行’,自己不说会觉得‘落伍’。”
“从这学期开始,我偶尔会听见儿子和同学之间说‘傻帽’之类的用语,我听到之后会严厉地批评他。” 这是一位妈妈的苦恼,她的儿子正在上小学三年级。“以前孩子是不说的,自打他迷上了抖音和一些手机小游戏,就经常会讲出一些奇怪的话来。” 这位妈妈认为,孩子学了些不该说的话,是因为接触到了手机和网络,“网络上的信息太复杂,给孩子营造了一个并不友善的环境。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必须要帮他们守护好这道防线。”

原因分析

(一)手游社交影响

  1. 语言习惯受手游社交影响,孩子易接触粗俗、侮辱性语言,模仿能力强且缺乏辨别力,导致出口成脏。如今,手机的普及让小学生接触手游社交的机会大大增加。在手游环境中,各种粗俗、侮辱性的语言随处可见。小学生由于模仿能力强,又缺乏辨别力,很容易将这些不良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表达方式。例如,在一些竞技性手游中,玩家之间在交流时常常会使用不文明的语言,小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这些脏话。

  2. 玩竞技性游戏时情绪激动,用脏话或攻击性语言发泄情绪,情绪管理失控。在玩竞技性手游时,孩子们往往会因为比赛的紧张和激烈而情绪激动。当遇到挫折或与其他玩家产生矛盾时,他们可能会选择用脏话或攻击性语言来发泄情绪。这种情绪管理失控的行为,不仅会影响游戏体验,还会让孩子养成不良的语言习惯。比如,在一场激烈的游戏对战中,如果孩子输了,可能会脱口而出一些脏话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3. 长期沉浸在手游社交环境中,价值观扭曲,认为使用含妈量词汇很酷。长期沉浸在手游社交环境中的小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他们可能会认为使用含妈量的词汇是一种很酷的表现,从而模仿这种行为。这种价值观的扭曲,使得孩子们在日常交流中也频繁使用脏话,满是戾气。

(二)家庭因素

  1. 家长忙工作,没时间管孩子,教育缺失。孩子言行受家庭影响,家长不注意自己言行,孩子容易学脏话。在现代社会中,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这种教育缺失使得孩子在言行方面缺乏正确的引导。同时,有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经常使用脏话。孩子长期处于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很容易模仿家长的不良语言习惯。例如,一位忙碌的家长在工作压力下,可能会不经意间说出脏话,而孩子在旁边听到后,就会记住并在自己的交流中使用。

  2. 老人照顾孩子,在教育上精力和能力不足。由于家长工作繁忙,很多家庭选择让老人来照顾孩子。然而,老人在教育孩子方面往往精力和能力不足。他们可能无法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语言行为,也难以给予孩子全面的品德教育。比如,当孩子说脏话时,老人可能只是简单地说一句 “不要说脏话”,但没有深入地教育孩子为什么不能说脏话以及说脏话的后果。

(三)学校因素

  1. 光抓学习成绩,对品德教育、素质教育不重视。在一些学校中,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重视不够。这种教育导向使得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培养。例如,学校可能会把大部分时间和资源都投入到学科教学中,而忽略了对学生语言文明和品德修养的教育。

  2. 老师管不过来,对孩子品德发展关注不够。一个班级通常有很多学生,而老师的精力有限,很难对每个孩子的品德发展都给予充分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孩子的不良语言行为可能得不到及时纠正。比如,在课堂上,老师可能会专注于教学内容,而没有注意到学生之间的不文明交流。

(四)社会因素

  1. 网络发达,孩子易受不良信息影响,如网络游戏、短视频里的不文明语言。随着网络的发达,小学生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也大大增加。网络游戏和短视频中常常出现不文明语言,孩子在使用这些平台时很容易受到影响。例如,一些热门短视频中,博主可能会使用脏话来吸引眼球,孩子观看后可能会模仿这种行为。

  2. 社会环境中大人说脏话,孩子模仿。在社会环境中,大人的言行对孩子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大人经常说脏话,孩子很容易模仿。比如,在公交站台、商场等公共场所,孩子们可能会听到大人说脏话,从而学会这些不良语言。

  3. 动画片、电视剧里有打打杀杀、骂骂咧咧情节,影响孩子。一些动画片和电视剧中存在打打杀杀、骂骂咧咧的情节,这也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阶段,他们对这些情节可能缺乏正确的判断,从而模仿其中的不良语言和行为。例如,一部动画片中角色在生气时会说脏话,孩子观看后可能会觉得这种行为很 “酷”,从而在自己的生活中模仿。

  4. 游戏厅、网吧管理不严格,孩子学坏。如果游戏厅、网吧管理不严格,孩子可能会进入这些场所,接触到不良的人和环境,从而学坏。在这些场所中,孩子可能会听到其他玩家说脏话,或者看到一些不良行为,从而受到负面影响。

应对措施

(一)加强家庭教育

  1. 家长提高对孩子的关注度,引导孩子语言行为。

家长应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关注他们的日常言行。当孩子出现不文明的语言时,及时指出并引导他们认识到这种行为的错误性。例如,当孩子在玩游戏后说出脏话时,家长可以耐心地询问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说,然后解释这些话是不恰当的,会伤害别人的感情。同时,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用文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比如 “我很生气”“我不开心” 等。

  1. 家长以身作则,文明用语,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在孩子面前说脏话。如果家长自己都不能做到文明用语,那么孩子很难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遇到问题时应冷静处理,不要轻易发脾气说脏话。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遇到事情可以用理性的方式解决,而不是用不文明的语言攻击别人。

(二)完善学校教育

  1. 将手游社交纳入德育教育范畴。

学校可以开展关于手游社交的主题班会或讲座,让学生了解手游社交中的不良语言和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例如,老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说脏话不仅不文明,还可能会引发冲突和矛盾。同时,学校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手游社交,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1. 加强对孩子品德发展的关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老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品德发展,一旦发现学生有说脏话等不良行为,要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比如,在课堂上,如果老师听到学生说脏话,可以暂停讲课,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引导他们用文明的语言进行交流。此外,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寻求帮助,避免通过说脏话等不良方式来发泄情绪。

(三)强化社会监管

  1. 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对手游社交环境的监管力度。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游戏和社交平台的监管,规范网络语言环境。对于含有不良语言和暴力内容的游戏,要进行整改或下架处理。同时,社会各界也可以通过举报等方式,共同监督网络环境,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手游社交环境。

  1. 网络平台自律,不传播不良信息。

网络平台应加强自我管理,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杜绝不良信息的传播。例如,游戏平台可以设置敏感词过滤系统,对玩家的聊天内容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不文明语言,及时进行提醒和处理。同时,社交平台也可以加强对用户发布内容的审核,删除含有不良语言和暴力内容的帖子。

  1. 电子产品生产方、应用软件开发商和运营方推动低龄模式普及化,筑起文明之墙。

电子产品生产方和应用软件开发商可以推出专门针对儿童的低龄模式,限制不良信息的展示和传播。比如,手机厂商可以在设置中提供儿童模式,限制孩子访问不良网站和应用。游戏开发商可以为低龄玩家设置特定的游戏区域,过滤不文明语言,营造一个适合孩子的游戏环境。运营方也可以通过举办文明游戏活动等方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和语言行为。

总结

小学生出口成脏、满是戾气的问题不容忽视,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需共同努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远离脏话,充满阳光和正能量。

家庭方面,家长要提高对孩子的关注度,引导孩子的语言行为,以身作则,文明用语,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关注他们的日常言行,当孩子出现不文明的语言时,及时指出并引导他们认识到这种行为的错误性。同时,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在孩子面前说脏话,为孩子营造一个文明的家庭环境。

学校方面,要将手游社交纳入德育教育范畴,加强对孩子品德发展的关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开展关于手游社交的主题班会或讲座,让学生了解手游社交中的不良语言和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手游社交,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老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品德发展,一旦发现学生有说脏话等不良行为,要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

社会方面,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加强对手游社交环境的监管力度,网络平台要自律,不传播不良信息,电子产品生产方、应用软件开发商和运营方要推动低龄模式普及化,筑起文明之墙。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手游社交环境,杜绝不良信息的传播,限制不良信息的展示和传播,为孩子营造一个适合他们的游戏环境。

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远离脏话,充满阳光和正能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