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公民和人民的区别:法律概念、范围及不同时期的内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公民和人民的区别:法律概念、范围及不同时期的内涵

引用
百度
1.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064860089298690307.html

人民与公民,两个词在法律和政治语境中承载着独特的含义。首先,公民是法律概念,它涵盖了所有在一个国家享有权利并履行义务的社会成员,无论国籍或政治地位,包括但不限于公民身份的赋予者——人民。然而,人民则是一个更广泛且政治色彩更浓的概念,它特指那些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享有权利、参与决策的主体,通常不包括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

公民权是基于国籍和法律基础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规定的,任何拥有中国国籍并受其法律约束的人都被视为中国公民。值得注意的是,公民的范畴并不局限于人民,还包括那些虽失去政治权利但仍需接受法律约束的个体。

人民的定义则随着历史变迁和国家发展有所不同。在现代中国,剥削阶级已被消灭,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爱国者等社会力量构成了人民的主体。而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如抗日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的定义会根据对抗战的共同目标或社会主义建设的支持态度来界定。

总的来说,公民是法律上确定的身份,而人民则是政治上的主体概念,两者在特定语境下有所重叠,但界定标准和范围各异。理解这两者的关键在于理解它们在法律和政治体系中的不同角色和适用范围。

希望这段对人民与公民的解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它们在法律和政治论述中的区别。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知道,由湖北倍领科技官方账号回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