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在解剖5516例猝死者后,医生发现:易猝死的人,有4个共同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在解剖5516例猝死者后,医生发现:易猝死的人,有4个共同点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97936

猝死,这个名词总是在我们最放松、最不防备的时刻突如其来,仿佛一只无形的手,随时可能把我们从正常的生活中拉入永远的沉寂。即使是健康的人,也可能一不小心就被“意外”夺去生命。在当今社会,猝死已成为仅次于自杀和意外事故的第三大致命因素,每年都夺走成千上万的生命。

许多人在猝死发生时,往往未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早已发出了求救信号。例如,66岁的退休人士黄先生,他的猝死就在一个看似平常的上午悄然发生。

黄先生本是一个热爱交际舞的老人,每天都坚持一小时的运动,保持身体健康。然而,某天他在跳舞时突然感觉胸口发紧,继而倒地不起,尽管急救人员及时赶到并尽力抢救,但最终未能挽回他的生命。

这一切,似乎毫无征兆,但事实上,猝死往往是人体的一系列警告未被及时察觉。医学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2017年,《急救医学》杂志发布了对5516例猝死者尸体的解剖研究,揭示了猝死人群的一些共性特征。根据这项研究,猝死的高发群体主要表现出以下4个共同点,且这些特征极为典型,值得每个人警惕。

心源性猝死占主导,冠心病最常见

研究显示,在5516例猝死案例中,心源性猝死占比高达57.76%。其中,冠心病引起的猝死最为常见。事实上,心脏骤停发生的黄金抢救时间仅为4分钟,一旦超过这个时间,大脑将受到不可逆损伤,存活的几率急剧下降。心源性猝死的高风险性和急救的紧迫性,让我们更加意识到心脏健康的重要性。

患有高血压

高血压被誉为“隐形杀手”,它的可怕之处在于,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对心血管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研究表明,3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将增加30%。尤其是高血压与糖尿病并存时,猝死的风险会成倍增加。高血压就像一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尤其在遭遇情绪波动或体力过度劳累时,更容易诱发致命的心血管事件。

情绪激动与过度劳累

有研究发现,约50%的猝死发生在情绪激动或劳累过度后。情绪激动时,人体的应激反应会导致血管的急剧收缩,增加冠状动脉炎症,从而提高心血管急症的风险。与此同时,过度劳累会使心脏承受更大的负担,增加血压,进一步加剧猝死的风险。现代人普遍面临生活和工作压力,常常情绪波动剧烈,劳累过度,这也是猝死越来越普遍的原因之一。

多数在寒冷天气

研究表明,寒冷天气对人体造成极大的生理压力,特别是对心脏的负担。寒冷天气引发血管收缩,增加血液黏度,进一步加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此外,寒冷天气还会引发支气管收缩,降低呼吸系统的防御能力,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进而加大猝死的概率。

对于猝死,年轻人也不能掉以轻心

虽然许多人认为猝死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体中,但研究却发现,年轻人,尤其是30至50岁的中年群体,猝死的风险并不低。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心脏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代偿保护机制,容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一旦发生急性心梗,极易导致猝死。因此,不管年龄多大,我们都不能忽视自己的健康状况。

易猝死的常见信号

猝死虽然让人措手不及,但在它来临之前,身体通常会发出一些警示信号。掌握这些信号,及时就医,或许能挽救生命。

  1. 胸口挤压感:心脏的求救信号
    当你感到胸口突然有一种像被重物压住的感觉,伴随剧烈的胸闷和不适,可能是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这种症状往往意味着心脏正在面临严重的缺血或缺氧,极有可能是心梗的前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务必立刻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2. 呼吸困难:心脏无法承受的重压
    当心脏无法有效泵血,血液积聚在肺部时,便会引发呼吸困难。此时,呼吸急促、喘息不止,甚至感觉到无法正常呼吸,都是心脏衰竭的典型症状。这时,人体已经处于极度危险的状态,及时就医是生死攸关的一步。

  3. 血压异常与晕厥:生命的警告
    如果在没有任何明显原因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低血压、出冷汗或直接晕厥等症状,说明心脏已经无法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大脑供血严重不足。此时,若未能及时采取救治措施,猝死将可能发生。

通过深入研究猝死的危险因素和预警信号,我们能够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控制血压、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定期体检,以及在冬季保持良好的保暖措施,都是预防猝死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以及有家族心脏病史的人群,更应提高警惕,定期监测心脏健康。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