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耳聋耳鸣者的逆袭!崇文中方:听力恢复的新希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耳聋耳鸣者的逆袭!崇文中方:听力恢复的新希望!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61075419_121965829

耳聋耳鸣是常见的症状,其病因复杂,涉及肾、肝、心等多个脏腑。崇文中方大阴阳理论以其独特的能量视角,为我们理解并治疗耳聋耳鸣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中医浩瀚的典籍与临床实践中,耳聋耳鸣作为常见的症状,历来被众多医家所重视。其病因复杂,涉及肾、肝、心等多个脏腑,不仅体现了中医整体观的深刻内涵,也为治疗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路径。崇文中方大阴阳理论,以其独特的能量视角,为我们理解并治疗耳聋耳鸣提供了新的灵感和洞见。

《黄帝内经》有云:“肾开窍于耳,耳为肾之外候……脱精者则耳聋。”此言道出了耳聋与肾虚之间的密切联系。肾藏精,精生髓,髓通于脑,脑为髓海,耳窍赖之以充养。肾虚则精不足,髓海空虚,耳窍失养,故而耳聋。同时,《杂病源流犀烛》亦指出:“耳鸣者,聋之渐也”,耳鸣往往是耳聋的前兆,提示我们耳鸣不可轻视,需及早调理。

肝与胆,作为少阳之经,其经脉循行入耳,肝胆之疏泄功能直接影响耳窍的清宁。肝阴不足,阳亢无制,气血逆乱,上扰清窍,则耳鸣不止。《灵枢·经脉》详尽描述了胆经入耳之路径,进一步强化了肝胆与耳窍的生理联系。

至于心,《黄帝内经》亦有“心通窍于耳”之说。心主血脉,藏神,心血充足则耳窍得养,神安则耳静。心虚血耗,阴液不足,神不守舍,亦可致耳鸣耳聋。清代医家徐春甫、叶天士等人的论述,更是深化了我们对心与耳鸣之间关系的理解。

耳鸣耳聋之症,虽多责之于虚,然临床所见,往往虚实夹杂,痰火瘀阻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王节斋在《明医杂著》中提出,耳鸣不可一概而论为肾虚,痰火上升郁于耳中亦是常见病因。这一观点,提醒我们在治疗中应灵活变通,不可拘泥。

肝胆枢机不利,气机郁滞,气血运行不畅,亦可导致耳窍闭塞,出现耳鸣耳聋。《素问·至真要大论》及《杂病源流犀烛》对此均有论述,强调了疏肝解郁、行气活血在治疗中的重要性。

久病之人,气血亏虚,精神情绪易受影响,加之久病入络,瘀血内生,痰湿凝聚,使得耳鸣之症更加复杂多变。因此,治疗时既要考虑脏腑虚损之本,又需兼顾痰火瘀阻之标,标本兼治,方能奏效。

崇文中方大阴阳理论,以其独特的能量学说,为我们提供了治疗耳聋耳鸣的新思路。大阴阳强调的是能量的强弱与平衡,认为脏腑功能失调,实则是大阴阳能量失衡所致。耳聋耳鸣之症,看似局部病变,实则根源在于整体能量的不足与失衡。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水,命门之火藏于其中。若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则气失所依,浮游于上,形成浮阳。浮阳炙烤津液,导致身体诸多不适,耳鸣耳聋即是其表现之一。崇文中方理论启示我们,治疗耳聋耳鸣,需从根本上恢复肾的能量,打开命门,引火归元,使气归其位,精化气、气化精的循环得以恢复,方能根治疾病。

肝肾同源,精血互生。治疗中,不仅要补肾填精,还需兼顾疏肝解郁,使肝肾同补,生精生血,恢复身体的整体平衡。同时,根据具体病情,灵活运用清热化痰、活血化瘀之法,以清除标实之邪,使清阳之气得以上升,清空之窍得以通利。

综上所述,耳聋耳鸣之症,虽病因复杂,然只要遵循中医整体观,深入辨析脏腑虚实,灵活运用崇文中方大阴阳理论,调和能量,恢复平衡,定能使患者重获耳聪目明,享受健康人生。如此,方显中医之博大精深,亦不负医者仁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