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黑神话:悟空》刷屏,985副教授:“我在大学才成为悟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黑神话:悟空》刷屏,985副教授:“我在大学才成为悟空”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02981584_121628532

《黑神话:悟空》的爆火,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孙悟空这个经典形象的魅力。从1582年的《西游记》原著到2024年的游戏改编,孙悟空经历了无数次的演绎和重塑。这个形象为何能跨越近五个世纪,持续吸引着创作者和观众?让我们一起探寻孙悟空形象演变背后的故事。

只是这西游的征程,是要死N回的九九八十一难,是直面天命后发现天命难扛的路途,是关于悟空的IP形象和内核回忆一一被勾起:
原来战斗和抗争向来是艰难的,自由意志是不屈中永远在闪光的。

从1582年的《西游记》原著,到后来1960年动画长片《大闹天宫》、1986年电视剧《西游记》、1995年的电影《大话西游》、2000年今何在网文《悟空传》、2015年的电影《大圣归来》、2018年国漫《西行纪》第一季、2024年《黑神话:悟空》……

从原著到动画、电视剧、网文、动漫、游戏,是什么让悟空在近五个世纪,一直充满魅力,被创作者不断地改编、演绎?一直是大家的最爱?

1582年的悟空,没有无所不能

1582年的《西游记》,满是现实

玩《黑神话:悟空》,我们无门槛开打;

而不少老外,不得不先通读《西游记》原著。

只是,关于原著,可能我们也未曾细读。

小时候看西游记,是看打怪一打一个痛快,看师徒四人吵吵闹闹,

后来再看原著,才在字里行间,看到了几个大大的字:讽刺、现实。

无它,原著诞生的背景,就很现实。

明朝中后期,国力民生凋敝,阶级矛盾尖锐,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在这样的动荡时代背景之下,吴承恩写下了借古讽今的神魔小说《西游记》,讲述了一个看似简单但永恒的母题:

人们反抗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所以我们看原著的情节:

车迟国国王,被三个道士迷惑,朝政乌烟瘴气;

阿傩、迦叶在传经之时,居然向唐僧索要“人事”;

凤仙郡在闹大旱,郡守的府上却存粮无数,甚至能喂饱猪八戒;

观音菩萨的坐骑金毛犼,在朱紫国明明占王后、掳宫女,却没被问责;

金平府就在灵山附近、如来脚下,三只犀牛精居然冒充佛祖在收香油;

……

所以我们看原著的表达,比如有一首打油诗: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字字句句,都在讲人纠缠在俗世的荣华富贵里。

所以我们看原著对悟空的刻画,才发现:

原著里的悟空,远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威风,最威风的时候,也只是让大家奈何他不得,并不真能为所欲为。

1960年动画长片《大闹天宫》的导演万籁鸣先生,曾如是说:

“我们研究了《西游记》前七回认为含有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虽然它是以神话形式写成的,但反映了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尖锐的冲突与斗争。

因此在《大闹天宫》文学剧本中,戏剧矛盾集中表现在孙悟空与以玉帝为首的统治者之间,通过一系列矛盾冲突,孙悟空的勇敢机智、顽强不屈的性格逐渐成长成熟起来。”

1582年的原著,满书的现实;第一个悟空,没有无所不能。

从1582到2024

有多少版悟空,就有多少对自由的理解

在中国文学里,《西游记》被改编成其他衍生作品的次数,当之无愧的第一。

1960年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取自原著《西游记》的前七个章节,叙述了从石猴出世到大闹天宫的故事。

在豆瓣上,有超36万人为《大闹天宫》,打出了9.4分的超高评分,大多是为了赞叹动画背后悟空反抗命运的斗争精神。

1995年电影《大话西游》,在情爱的外壳下,呈现悟空的两难选择:享受自由还是戴上上紧箍咒?

选择去西天取经,被束缚的同时也意味着稳定;

选择自由,快乐是快乐了,但也可能什么都没有。

2000年今何在网文《悟空传》,戳破现实:

“西游记是一出悲剧,是一场阴谋。你不服从神,不向西走,整死你;你向西走,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都是神安排的,依旧整死你……”

揭穿人生:

“每个人出生时都以为这天地是为他一个人而存在的,当他发现自己错的时候,他便开始长大了。”

借悟空的口喊出那句:“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我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全都烟消云散”。

反抗依然是主题,反抗是孤勇的,是悲壮的,是蚍蜉撼大树的;

但反抗也是主体性的,是不服不忿的,是没有输只有还没赢。

2018年国漫《西行纪》,暗黑西游风。

唐三藏师徒一行人取经结束。西天取得奇经,交予天庭。师徒本以为可以普渡众生,没想到反遭天庭算计。众神皆觊觎奇经,包括最高掌权人帝释天,包括有杀心的观音。师徒决心重走取经之路。

孙悟空成妖,入魔,再完成自我救赎,凭借的并非神力,依然是不屈的信念、不惧怕虚无缥缈的命运。

2024《黑神话:悟空》大学短剧剧本,源起2005年的网游《斗战神》。游戏创始人借悟空的“斗”:为自由与命斗,为平等与天斗,为使命与妖斗,说出那句:

“踏上取经路,比到达灵山更重要。”

有多少版悟空,就有多少种对自由的理解。

时代在变,困境在变,甚至八十一难后还有八十二难,但不变的是:

只要有悟空的地方,就有不屈的自由意志在闪光。

悟空,一代代东亚孩子的赛博英雄

悟空,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认同共同体,也是东亚孩子的赛博英雄。

每一代人,每个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从悟空那里获得共鸣,一次又一次地爱上悟空。

毕竟:谁不希望有火眼金睛,能把这世间的善恶和现实看个透?

谁不希望会七十二变,丢掉焦虑变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谁不希望有如意金箍棒,扫清人生路上障碍、将自由意志挥舞生风?

只是比起燃起来,现实更多的是沉默。

网上曾有一句话戳中很多人,“历经艰辛的飞升者,最后成了围剿孙悟空的十万天兵之一。”

小时候我们都以为自己不普通,希望能像猴哥一样,能逆天改命;

后来在现实面前,发现自己不过是吗喽,能写好普通人剧本已是不易。

我们曾闯荡不同的游戏世界,但唯独没在我们自己的故事里,当上超级英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