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不吹不黑,谁能比我更懂夜醒、夜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不吹不黑,谁能比我更懂夜醒、夜奶?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952230

宝宝的睡眠问题是许多新手父母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从夜醒到夜奶,这些看似简单的睡眠行为背后,其实蕴含着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机制。本文将从科学的角度,深入探讨宝宝夜醒的原因、应对方法以及夜奶的利弊,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宝宝的睡眠发展。

宝宝的睡眠特点

人的睡眠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快速眼动睡眠(REM)和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对于0-3岁的宝宝来说,他们的睡眠以浅睡眠为主,一入睡就会立刻进入REM状态。科学研究表明,在REM睡眠状态下,宝宝的脑部血流量增加,神经细胞活化,这对大脑发育非常有益。此外,REM睡眠状态下的易醒性也有助于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导致宝宝夜醒的因素

对于0-3岁的宝宝来说,夜醒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

  1. 饥饱需求:9个月内的宝宝夜醒主要是因为饥饿,需要通过吃奶补充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1周岁以后的宝宝如果白天摄入量不足或辅食营养密度不够,夜间也会醒来吃奶。

  2. 情感需求:家庭环境中的情绪压力、父母的回应程度、分离焦虑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宝宝夜醒增多。

  3. 身体原因:宝宝身体不适,如胀气、出牙、生病等,都会导致夜醒增多。

  4. 睡眠环境:室内温度、湿度、光线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

  5. 大运动发展:随着宝宝大运动能力的发展,他们在练习翻身、爬行等动作时容易醒来。

  6. 摄入与消耗:睡前喂食过多或白天活动量不足,都可能导致宝宝夜间睡眠不稳定。

  7. 突发因素:搬家、换人照顾、生病等突发事件也可能增加宝宝的夜醒次数。

宝宝夜里醒了怎么办?

面对宝宝的频繁夜醒,父母需要结合宝宝的月龄特点,了解宝宝的需求,找到夜醒的原因。重要的是,父母应该信任自己的本能,及时安抚宝宝,满足其需求。这种按需喂养和安抚的方式有助于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

夜奶真的会有危害吗?

很多父母对夜奶存在诸多担忧,但科学研究表明:

  1. 不影响生长发育: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夜奶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2. 不会导致龋齿:母乳中的糖分主要在肠道中分解,不会对牙齿产生负面影响。预防龋齿的关键在于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

  3. 不会导致“地包天”:侧躺喂奶不仅不会导致“地包天”,反而有助于颌面部肌肉的发育。

  4. 不会让宝宝吃过量:宝宝会根据饥饿程度调整吸吮方式,不会轻易过量。

  5. 不会让宝宝过分依赖:0-3岁的宝宝需要安抚才能入睡,这是正常现象。通过安抚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有助于宝宝发展自主入睡的能力。

  6. 不影响妈妈休息:在宝宝能自主接觉前,“吃妈妈奶”是最高效的接觉方式,让宝宝更快入睡,缩短妈妈的哄睡时长。

养育孩子没有标准答案,每个家庭和宝宝的情况都是独特的。父母需要观察和理解自己的宝宝,找到最适合的养育方式。通过科学的了解和合理的应对,可以帮助宝宝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促进其身心发展。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