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最早的虚拟偶像不是初音未来?一文带你看日韩与欧美的虚拟偶像30年演进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最早的虚拟偶像不是初音未来?一文带你看日韩与欧美的虚拟偶像30年演进史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vivepostwave.com/virtual-idol-history/

虚拟偶像,是虚拟化身(avatar)技术的一种进阶应用。这些角色可能以2D或3D形式呈现,也往往拥有自己的人格特征、生活、背景故事。他们如同真人一样在屏幕上演唱歌曲、跳舞甚至有着满满的代言商品。而虚拟偶像更是技术的集大成:通过语音合成技术,让虚拟化身可以讲话和唱歌;动作捕捉,则让虚拟化身能活灵活现地动起来;再进阶一点,有了全息投影等舞台技术,能将虚拟化身"站上"实体舞台,让观众能无死角地欣赏演出。这些技术的结合不仅推动了娱乐产业的边界,也为观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追星体验。


初音未来"魔法未来MAGICAL MIRAI 2023演唱会"(来源:Crypton Future Media)

90年代:最早的虚拟偶像另有其人

提到虚拟偶像,许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初音未来。然而,早在1990年代初,日本的娱乐产业就已经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投资。知名艺人经纪公司Horipro于1995年耗资巨资打造的虚拟偶像,伊达杏子(Kyoko Date)。如果对那个时期不太熟悉,这正是历经泡沫经济后,安室奈美惠创造"安室现象"、风靡一时的年代。


伊达杏子或许可说是虚拟偶像始祖?(来源:Horipro)

即使当时的技术尚未成熟,伊达杏子仍被设计得尽可能接近真实人类,她具备详尽的背景故事和个性,甚至有著被星探发掘的经历。1996年,她发行了首张单曲《Love Communication》,在MV中她不仅走在纽约和东京的街头、在录音室录音,还能展现出生动的舞蹈动作。虽然按照今天的标准来看这些动作可能稍显生硬,不过以当时的技术来说,这绝对是令人惊艳的突破。

然而,伊达杏子的人气仍难敌当时早已圈粉无数的藤崎诗织(Shiori Fujisaki),她是KONAMI的恋爱模拟游戏《纯爱手札》中的女主角。1996年,藤崎诗织也化身虚拟偶像,并在《Love Communication》发行不久后推出了自己的首张成功单曲《Oshiete Mr. Sky》。

即便市场表现不如预期,伊达杏子仍复出过几次,甚至尝试过在韩国出道,而最后一次是在2007年时,在虚拟社交平台《第二人生》中担任活动的主持人。不过,这些都未能让她成功走红。

藤崎诗织是不少宅宅们的初恋。(来源:KONAMI)

千禧东方军:初音未来的诞生

有趣的是,2007年正迎来初音未来的诞生。日本一家名叫Crypton Future Media的公司发布了一款名为"初音未来"(初音ミク)的语音合成软件。这款软件是基于Yamaha公司开发的VOCALOID 2引擎制作的。VOCALOID技术让使用者只需要输入歌词和旋律就能创作歌曲,而初音未来则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声库,由声优藤田咲提供音源样本,并由插画师KEI以二次元动漫风格设计人物及绘画。


应该没有人不认识初音吧。(来源:Crypton Future Media)

在最初的设定中,初音未来只是一款软件,根本称不上虚拟偶像。然而,初音未来的故事却走向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发展。这款软件秉持"人人皆可创作"的理念,激发了众多创作者的灵感与分享欲,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让这个来自"未来"的声音,为后续虚拟偶像之路播下了种子。

一开始,音乐爱好者们开始使用初音未来V2来创作歌曲,并将作品上传到Nico Nico等平台上,慢慢养成了庞大的粉丝群。附带一提,YOASOBI的作曲家Ayase正是以VOCALOID创作的P主。

2010年,当初音未来以首创2.5D全息投影的形式"亲临"演唱会时,整个音乐产业为之震惊。成千上万的粉丝挥舞着荧光棒,为这个由他们共同塑造的虚拟偶像欢呼。

2011年,《千本樱》的爆红成为一个转折点。人们惊喜地发现,这首富有魅力的歌曲竟然是由一个"虚拟歌手"演唱的。之后,更多由初音未来演唱的作品突破同温层,知名度逐渐攀升。

为了让更多不在日本的粉丝也能一亲芳泽,从2014年开始至今,"MIKU EXPO"在全世界多个地区进行巡演。这一系列活动不仅包括演唱会,还包括各种合作企划展览,使得初音未来的影响力建立在国际,逐渐成为了一个跨越国界的文化符号。

初音未来成功并非偶然。她的设计理念——让所有人都能参与音乐创作——完美契合了网络时代用户创作内容(UGC)的趋势。粉丝们不再只是被动的消费者,而是有所贡献的创作者。他们为初音未来创作歌曲、绘制插画、制作影片,甚至设计服装。这种前所未有的参与感,让粉丝与初音未来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链接。

在2024年8月,Crypton宣布即将推出全新的"初音未来 V6 AI",无论科技如何演进,初音未来将继续陪伴着全球无数粉丝,创造出无数乐曲。

千禧西方军:横空出世的虚拟乐团Gorillaz

不过,虚拟偶像也并非是日本的专利。1998年,英国乐坛诞生了街头霸王(Gorillaz)。由知名英国乐队Blur的主唱Damon Albarn和著名漫画家Jamie Hewlett共同打造,带出了一种与日本大不相同的虚拟偶像形式。

Gorillaz的诞生源于英国摇滚音乐圈的反思和创新。在90年代末,英伦摇滚(Britpop)风潮逐渐消退,音乐人开始另辟蹊径。Albarn和Hewlett决定创造一个视觉上完全虚构的乐队,以此来挑战传统的乐队形象和演出方式。

Gorillaz的初代成员由四个虚拟角色组成:主唱2-D、贝斯手Murdoc、鼓手Russel和吉他手Noodle。每个角色都有详细的背景故事和鲜明的个性,这些故事通过MV、访谈甚至漫画等多种形式呈现,形成了一种庞大而连贯的虚拟世界观。这种将音乐、视觉艺术和故事叙述紧密结合的方式,为乐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音乐体验。


如果你跟我一样有点年纪,应该也常在MTV台上看到他们。(来源:Gorillaz)

在音乐风格上,Gorillaz也展现了极大的创新性。他们的音乐融合了摇滚、嘻哈、电子等多重元素,虽然音乐仍由Albarn和其他真人演出者创作和演唱,但这种多元化的音乐风格与他们的虚拟身份相得益彰,因为虚拟角色的设定使得跨界合作和风格融合变得更加自然。

Gorillaz的成功不仅证明了虚拟偶像在欧美市场的潜力,更掀起了一波全球性的热潮。他们的专辑销量令人咋舌:2005年发行的《Demon Days》全球销量超过800万张,在美国更获得双白金认证。2006年则以《Feel Good Inc.》获得格莱美"最佳流行音乐合作演唱奖"(Best Pop Collaboration With Vocals),更在颁奖典礼上和天后Madonna登台共演。

直到2024年,Gorillaz持续以其独特风格活跃于流行乐坛,并随着时代的演进在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上活跃如初,而他们的演出也不断突破观众的想象,试探着科技与音乐的界限。

2010年代:虚拟偶像大爆发、K/DA崛起、Kpop加入战局

随着初音未来的走红,虚拟偶像产业蓬勃发展,不只是Crypton推出了更多角色,其他公司也相继推出了以Vocaloid为基础的虚拟偶像。

在2012年,中国推出了首位Vocaloid虚拟偶像洛天依,并成为CHINA PROJECT中文歌声库的首发。同年,日本经纪公司1st PLACE推出IA,以创作歌手Lia作为声源,并与各厂牌的语音合成软件合作开发声库。这些虚拟偶像让Vocaloid生态系统变得更加庞大,语言也从日语逐渐扩展,更推动了音乐、动画和其他媒体形式的有趣融合。


在2010年代末的韩国,是以不同的切角引入了虚拟偶像概念。由拳头社(Riot Games)旗下游戏《英雄联盟》(League of Legends)推出的虚拟女子偶像团体K/DA,成员包括游戏中的热门角色阿璃(Ahri)、阿卡莉(Akali)、伊芙琳(Evelynn)、凯莎(Kai'Sa),配音甚至请到知名Kpop女团(G)I-DLE曺薇娟、田小娟担纲。


2018年强势出道的K/DA。(来源:Riot Games)

K/DA的首支单曲《POP/STARS》在2018年世界冠军赛时首次亮相,更以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的方式登台演出。特别的是,在一次访谈中,K/DA的制作公司Fortiche表示,在这支MV中他们并未采用任何的动作捕捉技术,而是逐帧手绘动画,展现出在动画制作上的硬实力(附带一提,Fortiche最有名的作品,就是大家熟知的《奥术》)。目前,这支单曲MV在YouTube上已达到6亿次的观看次数。

2020年代:未来会是AI虚拟偶像和元宇宙的世界吗?

到了2020年,擅长把玩概念与世界观的Kpop产业也加入虚拟偶像战局。由大厂SM娱乐推出的四人女团aespa,可说是把"虚拟-现实"等科幻元素玩得炉火纯青。aespa的成员包括Karina、Giselle、Winter和Ningning。然而,在出道之始,aespa便被赋予了宏大的世界观和人物设定,视为SM文化宇宙(SM Culture Universe)的一环。


原来aespa不是四人女团。(来源:SM)

光是团名aespa就有些故事,开头的ae,可写作符号æ,为"Avatar X Experience"的缩写,呼应着团体的成立初衷——"遇见另一个自我化身,体验全新世界"。

四位成员分别都有一个虚拟化身(ae),这个虚拟化身并非无中生有,而是从每个人在日常中不断上传的数据而来,也可看作是自己的数字孪生。也因此,四位成员的虚拟化身看起来会和本人有些神似,但又不太一样,虚拟化身的名字便是本名前加上一个ae,像是ae-KARINA,若加上虚拟成员,aespa其实可看作有八位成员。

不过,当概念衍生到2024年,æ-aespa似乎已经没有固定的风格走向。

随着AI的应用逐渐落地执行,Kpop产业中推出了不少AI虚拟偶像团体,通过深度伪造(Deepfake)技术,打造出极度拟真脸孔。这些AI偶像不仅能唱能跳,甚至在电视的打歌节目中亮相,肢体虽不如真人灵活,但若不细看几乎难以分辨真假。

2021年,首个AI虚拟女团ETERNITY(又写作IITERNITI)出道,成员共有11人。这些成员是通过社交媒体上对101张虚拟脸孔进行投票所选出的。ETERNITY由韩国科技公司玖脉(Pulse9)打造,并采用自家开发的Deep Real AI技术所创造出的虚拟脸孔。据说,这比一般的deep fake技术还要强大。但刚出道时的主打MV,却时常发生脸孔飘移、对不上的窘态,也受到不少网友批评。


MV中不自然的面容。(来源:IITERNITI)

讽刺的是,ETERNITY的出道单曲名为《I'm Real》,而最受欢迎的成员Dain的个人单曲名为《No Filter》,这些歌曲名称,都反映出AI努力证明自己具有"真实性"的意图。在2024年年初,ETERNITY启动了Kickstarter众筹,用于未来的专辑与活动。然而,这场众筹活动在截止日期前突然取消,只筹得目标5,000美元中的586美元。

继ETERNITY后,Kpop产业并未放弃尝试。由Kakao ENTERTAINMENT于2023年推出的四人女团——MAVE:。资源庞大的MAVE:一出道就成为媒体焦点,不仅推出单曲、登上打歌舞台,甚至还有以团体为主题的网络漫画。

不过,相较于可以即时与粉丝互动的真人偶像而言,AI偶像的限制还是相对要来得高,非常依赖制作团队的操作。目前,MAVE:正酝酿着2024年的回归,在话题消退后,粉丝是否依然会支持,这仍是一个未知数。


极为拟真的MAVE:。(来源:MAVE:)

虚拟偶像至今已经走了三十多年,从初期的实验阶段,成长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创造出巨大的产值。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化身的应用远不止于虚拟偶像。从VTuber陪伴着粉丝们直播打游戏,到虚拟网红在IG上代言带货,虚拟化身在不同的平台和领域中,以各种形态不断演进。三十年前,谁能想到人们会对非人类的偶像如此着迷?我们又怎能不对未来充满好奇?看看这些"虚拟化身"们,不禁思考着他们将带领娱乐产业走向何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