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博物院:国家一级博物馆里的历史文明探索之旅
内蒙古博物院:国家一级博物馆里的历史文明探索之旅
来内蒙古游玩,想要欣赏与中原文化迥异的文物,内蒙古博物院绝对是不容错过的选择。这座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华街的博物馆,以其独特的白色建筑和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在蓝天白云和碧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宏伟壮观。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不仅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更是收藏了15余万件(套)珍贵文物的宝库,其中一级文物就有652件(套)。馆内设有9个展厅,包括“远古世界”、“文明曙光”、“边关岁月”、“大辽契丹”、“交融的魅力”和“解放之路”6个基本陈列,让游客可以深入了解我国北方地区亿万年的生态变迁,探寻草原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追忆千年之前属于契丹王国的辉煌历史。
在“远古世界”陈列厅,古老的生物化石和复原出的亿万年前生态环境,让人感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千丝万缕联系。其中,白垩纪时期的查干诺尔龙化石尤为珍贵,其60%的骨骼化石保存良好,为人们勾勒出这种已经灭绝的恐龙的样貌。
化石身后的背景展示了恐龙生活年代的自然环境,栩栩如生。站在化石前,仿佛穿越时空隧道,重返神秘的远古时代。
“大辽契丹”和“边关岁月”陈列厅堪称两个宝藏展厅,展示了内蒙古博物院中令人惊艳的镇馆之宝。其中包括战国鹰顶金冠饰、龙头青铜炤、辽彩绘木棺、镀宝石金冠饰等珍贵文物,每一件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故事。
黄绿釉鹦鹉形提梁壶出自唐代,不仅工艺精湛,色彩温润,鹦鹉的造型还带有浓郁的异域风情。馆内的两个黄金面具出自辽代陈国公主墓,为公主和驸马下葬时的陪葬物品,如今静静躺在灯光下,让人们得以一睹陈国公主和驸马的风采。
辽彩绘木棺穿越千年时光,至今仍精美如初。木棺上的色彩未褪,图案清晰可辨,其造型曾多次被影视剧和小说采用,如陈坤、黄渤、舒淇主演的电影《寻龙诀》中的木棺原型就是它。
鹰顶金冠饰出自战国时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件匈奴单于的王冠。金色王冠上雕刻的龙栩栩如生,整个金冠灿烂夺目,冠顶的绿松石鹰更显霸气。
内蒙古博物院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一场深厚而激动人心的历史之旅。这里有远古生物的呼唤,有契丹王朝的繁华,更有无数珍贵文物等待着人们的观赏。来呼和浩特,一定要打卡内蒙古博物院,开启一段难忘的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