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姚戚氏家族
浙江余姚戚氏家族
浙江余姚戚氏家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承的家族。通过基因检测和历史文献的结合研究,我们可以追溯到这个家族的形成时间、迁徙路线以及重要的历史人物。
溯源分析
姓氏关联
据23魔方祖源数据库统计,2 例浙江杭州与 1 例浙江余姚的戚氏同属于O-MF20645类型。
结合分化树树形和姓氏显著性,我们推测O-MF20645类型对应一支以戚姓为主体的家族。
形成时间
根据推算,O-MF20645类型共祖于大约 550 年前,即共同祖先生活在明代。
查询受测用户籍贯地谱系资料,本研究所涉家族或对应余姚湖地戚氏,始迁祖戚亚卿,南宋末年临安失守后携家从端宗出奔航海出走建安(一说运御用精粮赴建宁),途中遇风舟覆,仅以身免,漂泊至余姚凤山岸侧,里名湖地(今临山镇湖堤村),得张姓相援,遂联为姻而家焉,世称湖地戚氏。亚卿生子三:玺一(侍养左右)、玺二(失详,或云徙居上虞永和)、玺三(入赘长泠魏氏[今马渚镇长泠江村],称老三房)。玺一之子观甫后客居孝陵卫,其孙辈中,孟堡迁居台州;仲堡回迁湖堤故里,衍为大房、二房、三房、四房,大房又衍士支、彬支、保支、学支、天支;殷堡留居南京守业,称南房。
湖地戚氏在明代时即以人口众多而称姚北巨族,有戚澜(玺三玄孙),明景泰二年(1451年)进士,授翰林编修。十五世戚振鹭,清雍正八年(1730年)进士,官至江西分巡广饶九南兵备道;其次子戚蓼生,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士,官至福建布政使,曾抢救了曹雪芹八十回《石头记》的早期抄本并为之作序,红学界称为“戚序本”或“戚序红楼梦”。
O-MF20645类型的戚氏具体源流有待进一步探索,留待后续研究。本研究因检测样本有限,尚需更多用户参与深度检测,以使该家族的谱系树和共祖时间更精细准确。
分布情况
目前,根据23魔方祖源数据库统计,O-MF20645类型主要分布于浙江余姚等地。
本文原文来自23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