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车站处被铲平的“虫雷岗”为何物?
南海车站处被铲平的“虫雷岗”为何物?
在南海桂城,路人都知道佛坪路口有一个“冲雷岗”,但不知道为什么叫“冲雷岗”。 不仅是外地人,就连当地很多老人也不明白“虫雷”这个词是否正确,为什么叫这个词。 这也导致了报纸、杂志、网络、道路、公交车牌照上经常看到“冲雷”一词被“雷”、“礌”、“雷”等其他词所取代。
经过多次采访和资料查阅,小编了解到,冲雷岗在古代的原形类似于贝壳,称为“冲雷”,因而得名。 虫雷是老百姓常吃的美味佳肴。
《南海地名》记载:“清末,中雷岗山高约数尺,顶圆而略平,尾下垂微卷,状若仙雷。” 而《桂城街道志》介绍,南海站被推土机推平的小镇原名小岗,与中雷山相连,由白垩系粗碎屑岩、泥岩组成。 古代,中雷港、小港乃至周边的叠角、石狮坑等地都是盛产蛤蜊的咸水滩涂。 1988年小岗被夷为平地,1989年车雷岗公园开发建成公园。2002年,车雷岗居民家里还残留着一些蚝壳房。
从前,有一所学校,名叫“重雷岗中学”,培养了许多知识分子。 旧址还在,但学校已不复存在;
l 佛坪二路重雷岗山南门右侧有一牌坊,名“重雷岗西岳”;
l这里的特产是“冲雷岗大头菜”。 小时候,你会看到大头菜遍布大街小巷,长辈们忙着腌制大头菜。
l 只有当地人才能正确发音“烟囱里有那么多烟,烟吻着我的眼睛”的发音,充满了青春的回忆!
中雷岗山上曾经有一座电视塔,魁星阁的前身在中雷岗北村。
1953年,中雷岗山下,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和草原。
你知道吗?
雷岗山原为南海电视塔,后因外观陈旧、发射功能减弱而被拆除。 古时,魁星阁建于南海车雷岗直人村。 供奉魁星和土地神,供文人祭祀。 后来于1958年被拆除。
尚未拆除的南海电视塔
尚未拆除的南海电视塔
2012年,中雷岗山被发现,成为千灯湖地区自然地形的制高点。 魁星阁自然而然地在这里重建,成为南海桂城的新地标。
中雷岗山山顶新建的魁星阁
历时两年打造的南海新地标奎星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开业。
登上魁星阁,桂城尽收眼底。
中雷岗山有八处古景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再现。
佛山新增八个景点,中雷岗山古景点也有八个! 相传一百多年前,中雷岗就以八景而闻名。
玉女弹琴:泉水叮当作响,如纤细玉指诉说自然的声音
西溪晚钓:山涧垂钓已蔚然成风,自成一景。
观音与竹子:观音坐在莲花上,周围环绕着竹子和大石头。
尼罗河钟声:钟声迟缓,回响悠扬。
雁落平沙:一群雁起落,飞翔歌唱,在回声中回荡。
鸟儿归巢:夕阳西下,林中百鸟齐飞。
龙头雨:山中雾气迷离,山外雨下。
诗韵古道:古朴的石板路,蜿蜒曲折,缠绵悱恻。
这样优雅美丽的八景,随着时间的流逝,已不复存在。 不过,魁星阁建成后,规划部门计划在山北麓设置山亭和落水泉,再现“美少女弹琴”的场景。 《玉女弹琴》的水流将在山北端与溪流汇合,《西溪夜钓》也可能再现! 现在中雷岗公园内有树木、亭台楼阁等传统建筑。 树木茂盛。 相比千灯湖的开阔,很多禅宗桂长老更喜欢在中雷岗公园爬山。
交通小贴士
中雷岗公园有五个门。 南门距离魁星阁最近。 步行约5分钟即可到达山路入口。
公共自行车:中雷岗公园南门设有自行车站。
自驾路线:百度导航“雷岗公园”。 中雷岗公园南门停车位比较紧张。 建议市民将车停在北门。 北门设有地下停车场和千灯湖市民广场停车位。
公交线路:乘坐114、119、176、205、209、211、佛232、桂04、桂07、桂13、桂24到重雷岗公园南门站下车。 从南门可以进入中雷岗公园。
地铁线路:乘坐广佛线,在中雷岗站下车,向西至南门。
注:部分图文转载自广佛都市网及“广东金融高新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