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龙满族村:传承满族文化,打造特色文旅品牌
扎龙满族村:传承满族文化,打造特色文旅品牌
扎龙满族村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扎龙镇,是一个拥有丰富满族文化遗产和独特自然风光的村落。近年来,该村依托湿地资源和满族文化,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成功打造了多个特色文旅项目,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典范。
扎龙满族村紧邻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泡泽星罗棋布,各类野生水产品丰富,不仅是我国东北最大的芦苇集散地,满族民间特色美食、满族手工艺制品、扎龙东北大秧歌、扎龙民族乐队更是远近闻名。
45载致力保护丹顶鹤,祖孙三代接力传承、执着坚守,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做出突出贡献……在第十二届“龙江楷模”发布仪式上,徐秀娟一家三代护鹤群体被授予“龙江楷模”称号,而徐家世代就居住在扎龙满族村。
这是一个有着厚重历史的村庄,满族神话、秧歌、剪纸、餐饮等民族文化被传承至今。依托一方湿地,融合一抹记忆,扎龙满族村深入挖掘满族文化历史,保护城市印记,传承历史文脉,以秀美湿地作为生态文化的重要载体,积极发展文旅融合,让 “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我的剪纸作品灵感都来源于扎龙的满族文化,用满族的方式把扎龙满族的生活习性都创作成剪纸长卷。”在黑龙江省级非遗传承人王羽工作室内,王羽正在埋头创作剪纸作品。她说:“文化需要传承,我只是挖掘扎龙的满族文化以后把它累积出来,用剪纸记录满族文化、讲述满族故事,讲给后一代,让他们亲身理解满族文化有什么是什么,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扎龙的满族文化。”
大草房、西窗户、大烟囱、大火炕、大秧歌、窗户纸糊在外、生个孩子吊起来……在扎龙满族村,不仅保留了剪纸艺术,在多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村里将满族特色房屋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扎龙民族文化博物馆里还保存着很多满族的服饰、头饰,对研究满族历史和文化起到了促进作用。村民们还结合满族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貌,开设了具有满族特色的民宿小院,深度开发旅游产业。
从小农经济到生态村落,扎龙满族村正朝着打造环境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且具有满族特色文化的生态良好、宜居宜业村落大踏步迈进,打造了徐秀娟故居、满族风情一条街等景点,实现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成为以绿色生态为亮点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先后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文明村标兵、省美丽家园示范村、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
“我们村深入实施绿化、美化、亮化、硬化等工程。村企合作扎龙旅游民俗综合体项目吸纳了扎龙渔村、扎龙民族文化博物馆、老院子等旅游项目入驻。去年,我们村年营业收入达到2200万元,今年以来,游客已经超过10万人次。”扎龙满族村党总支书记苍义铎表示,将继续开发建设萨满庙、古墓遗址公园等项目,将传统的农业观光模式向以文化、康体、休闲、度假、娱乐、亲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如今的扎龙满族村,正在以特色文化为韵、原材料民宿为形、原生活状态为魂,打造更多休闲旅游项目,打响生态文旅特色品牌,以生态文化赋能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形成独特的文化观光和文化休闲吸引力,绘就特色文旅新画卷。
本文原文来自齐齐哈尔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