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及技巧:30个志愿冲稳保最佳设置方法
2024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及技巧:30个志愿冲稳保最佳设置方法
2024年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政策已正式公布,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各批次志愿设置、填报方式及录取原则,并提供实用的“冲稳保”策略建议,助力考生科学填报志愿。
2024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及技巧
首先,考生需要了解自己所在批次能填报的院校及专业数量。2024年北京市高考志愿各批次设置如下:
本科提前批:
普通类A段设置2个顺序志愿,主要录取军事、公安、飞行学员、公费师范生等特殊类型专业。
普通类B段设置20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1个专业,主要录取“双培计划”“外培计划”和“农村专项计划”。
本科批:
本科普通批实行平行志愿,设置30个志愿。
专科提前批:
普通类设置2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6个专业。
专科批:
专科普通批设置20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1个专业。
征集志愿:
本科提前批普通类A段征集志愿设置2个顺序志愿。
本科普通批征集志愿设置10个平行志愿。
专科提前批普通类征集志愿设置2个顺序志愿。
专科普通批征集志愿设置10个平行志愿。
北京市本科阶段的志愿填报与录取投档采用院校专业组方式。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独立的志愿,每个志愿一般设置6个专业和一个“是否服从专业组内调剂”选项(本科提前批普通类B段除外)。一所高校可设置多个“院校专业组”,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科目要求须相同。
举例说明:
- “A大学专业组1”选考科目要求为首选科目物理、再选科目不限,包括通信工程等若干专业。
- “A大学专业组2”选考科目要求为首选科目物理、再选科目化学或生物,包括临床医学等若干专业。
如果考生拟报考A大学通信工程和临床医学2个专业,应符合以上2个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填报“A大学专业组1”和“A大学专业组2”两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并分别在两个院校专业组中填报通信工程、临床医学专业志愿。
当考生投档到某个“院校专业组”,但由于分数相对较低等原因,导致所报的6个专业志愿都无法录取时,如果考生已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则该考生仅限于在该“院校专业组”内进行调剂,不跨“院校专业组”调剂。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
平行志愿:采用“分数(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先按照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再依据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顺序、结合高校招生计划和投档比例依次进行检索,当检索的志愿有投档缺额时即进行投档,投档成功后不再检索填报的后续平行志愿。在一轮完整的平行志愿检索投档过程中,每位考生最多只有一次被投出(投档成功)的机会。
顺序志愿:在高考的同一录取批次中,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有先后顺序,如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等,且每个志愿只包括一所院校。顺序志愿的专业录取原则是“志愿优先、遵循分数”。在进行投档时,对选报同一志愿院校的考生按院校确定的录取原则、调档比例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再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录取。也就是说每所院校各排各的队。
北京考生30个志愿冲稳保最佳设置方法
虽然30个志愿设置听起来是比较多的,但为了保险起见,建议大家还是尽量将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满,增大录取机会;可以的话也最好勾选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否则可能会发生因不服从调剂而被退档的情况。
而在院校志愿的分配上,根据考生位次和分数段统计表、各校往年投档线等资料,选择不同梯次的院校。“冲、稳、保”选择院校的办法还是可以使用的。
激进型:
如果考生属于激进的类型,想尽可能搏一搏、冲击好大学,那么可以选15个志愿作为“冲”。
再设置8个志愿作为“稳”,在这个档位需要填写的是最可能被录取的院校和专业,尽量要让自己被成绩附近的好大学及专业录取,同时注意规避被调剂的风险。
最后再选择7个作为“保”,这些算是考生最后的底牌了,主要是为了求安心。这个档位的志愿院校和专业,录取分数要比自己的成绩低很多,主要目的是防止发生滑档、退档情况。
常规型:
冲:10个、稳:10个、保:10个
稳妥型:
冲:5个、稳:13个、保:12个
以上仅为个人较为推荐的分配类型,各位考生仅可将其作为参考,具体如何设置各档位院校及专业,需要大家根据自己的分数段和实际情况进行微调。同时提醒大家,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特别重视院校的招生章程,确保自己符合院校及专业的报考条件。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