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寒潮来袭,警惕四种寒冷导致的皮肤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寒潮来袭,警惕四种寒冷导致的皮肤病

引用
1
来源
1.
http://health.lnd.com.cn/system/2024/03/01/030456074.shtml

本文原文发布于2024年3月,正值春季寒潮多发季节。文章由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刘岩撰写,详细介绍了寒潮天气下容易引发的四种皮肤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

随着寒潮的到来,皮肤科门诊中因寒冷引发皮肤病的患者逐渐增多。寒冷天气不仅会导致冻疮等常见皮肤病,还可能引起一些不常见的皮肤问题。以下是四种由寒冷导致的皮肤病,以及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冻疮

冻疮表现为手指“肿”得像萝卜,温度升高或一到晚上“又热又痒”,好发于手指背部、足趾背部、颜面和耳部等暴露部位。

治疗:保持冻疮局部皮肤干燥,做好保暖工作;若局部皮肤未破损,可外用冻疮膏、维E软膏等,若局部皮肤破损,可外用夫西地酸软膏(处方药)抗感染,也可涂抹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若情况严重,及时就诊。请勿乱用冻疮偏方,如辣椒水等。

寒冷性多形红斑

寒冷性多形红斑主要是由寒冷导致的末梢循环障碍,本病与免疫也有一定关系。男女均可受累,男女之比1:1.5,好发于四肢末端、颜面和耳部等暴露部位。

表现:水肿性丘疹、中央水疱的水肿性紫红斑,或呈轻度出血性红斑。亦可见虹膜样红斑,中央有水疱,并可发生糜烂,形似“猫眼”,临床上又把这种皮疹称之为“猫眼疮”。

治疗:做好保暖工作,积极锻炼身体;外用药可使用维E软膏等,也可用红外线局部照射改善血液循坏。

寒冷性荨麻疹

接触冷水或其他冰冷物质后,受冷区出现瘙痒性水肿和风团,约半小时至1小时左右可消失。多见于青年女性,多发于露出部位如颜面和手部,严重者其他部位亦可受累。口、舌、咽部等粘膜部遇冷食物或冷饮亦可发生水肿,甚至腹痛。常伴有头痛,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晕厥等症状,冷水中游泳或冷水淋浴可发生休克,甚至死亡。

治疗:脱离寒冷环境,避免冷风冷水直接接触皮肤。可口服抗组胺类药物,病情反复发作或程度加重时及时就医。

寒冷性脂膜炎

又名脂肪坏死。本病好发于冬季,常在寒冷环境中1-3天后,在暴露部位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皮下结节或斑块,境界通常不清,可有疼痛感或轻度瘙痒,质地较硬,局部皮温较低,严重者表面可出现水疱、坏死、溃疡。常于温度恢复后数周逐渐软化消退,不留瘢痕,可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主要发生在面颊部,在大腿外侧、臀部、下腹等处也可发病。

治疗:注意保暖避免受冷,一般不需特殊治疗,病情程度加重时及时就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