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培训班也有人不懂转基因,拉响红色警报
农业培训班也有人不懂转基因,拉响红色警报
2024年12月19日,在一个农业培训班上,115名学员中仅有77名听说过转基因这个词汇,且基本上是在手机上的自媒体号里面见过。更令人担忧的是,知道基因是什么的学员为0,感觉转基因好的仅有3个,而感觉转基因不好的则有74个。当被问及原因时,一部分学员表示是听自媒体号说的,与不育、癌等有关;另一部分则是因为在购买食用油时发现转基因油便宜,非转基因油贵,便想当然地认为转基因不好。
这种错误的认知现状,无疑是在科学普及的道路上亮起了红灯,也为我们拉响了警报。
深入探究那74人排斥转基因的缘由,所谓“听说与不育、癌等有关”的观点纯属无稽之谈。科学界通过大量严谨的实验、长期的观察与深入的研究,早已确凿地证实转基因食品与这些健康问题毫无直接因果关系。然而,这些毫无科学依据的谣言却能在公众中广泛流传,大行其道,其背后是科普工作的严重失职,未能在公众心中构建起坚实的理性认知堡垒,使得这些荒谬言论得以轻易攻陷人们的思维阵地。
而部分人因转基因油价格低廉,而非转基因油昂贵,便草率地判定转基因不好,这更是一种逻辑混乱、缺乏理性思考的表现。价格从来不是衡量事物优劣的科学标尺,这种将经济因素简单等同于产品质量的判断方式,充分暴露了公众在面对新兴技术和产品时,严重缺乏基本的理性分析与判断能力。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几乎所有转基因负面信息的泛滥,都离不开民间自媒体的推波助澜。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自媒体本应承担起传播知识、促进交流的责任,但一些不良自媒体为了追求流量和眼球效应,不惜炮制各种耸人听闻的转基因谣言。他们利用公众对健康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心理,断章取义、歪曲事实,将未经证实的虚假信息包装成“真相”,肆意传播,在公众中制造恐慌和误解,对转基因技术的正常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些自媒体的行为,不仅违背了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更是对科学精神的亵渎和践踏。
转基因技术作为现代农业科技的璀璨明珠,在提升作物产量、强化抗病虫害能力、优化农产品品质等诸多方面蕴含着巨大的潜力,本可为全球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助力,开辟广阔前景。但如今,却因公众的无知、偏见,以及不良自媒体的恶意误导,深陷舆论泥沼,被无端地妖魔化和抹黑。
科研工作者在农田里面工作
我们迫切需要觉醒,深刻认识到科普工作已迫在眉睫,时不我待。政府应当加大对科普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制定全面系统的科普规划和政策;科研机构要主动走出实验室,积极与公众互动交流,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阐释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安全性;教育部门需将科学素养教育贯穿于各个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能力;媒体则应发挥正面引导作用,传播科学的声音,揭露谣言的真相。
唯有各方齐心协力,形成合力,我们才能驱散笼罩在转基因认知上的重重迷雾,重塑公众的科学理性之光。让公众能够以客观、理性、科学的态度看待转基因技术,使科学技术真正摆脱无端的质疑和阻碍,得以充分发挥其造福人类社会的巨大潜力。否则,我们将在无知与偏见的泥沼中越陷越深,眼睁睁地错失科技发展带来的宝贵机遇,最终为我们的短视和愚昧付出沉重的代价,而这绝不是我们所期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