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高危人群必读:预防与早期发现指南
胃癌高危人群必读:预防与早期发现指南
胃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尤其在中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40万新发胃癌患者,其中32万人会因此丧生。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了解胃癌的高危人群特征、预防方法和早期发现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胃癌预防和早期发现很必要吗?
以我国农村地区出现的恶性肿瘤来看,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是居高不下的,据目前各项统计来看,以每年新发胃癌患者40万来算,就有32万患者会因为胃癌死亡,同时这也意味着每天我国将近1100人被确诊出现胃癌,而在我们平静的日常生活当中,胃癌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根据统计,每5分钟就有三人因长期胃癌的治疗和折磨而走向生命的终点。
因此,预防胃癌不仅必要,而且在乡村和其他落后偏远地区进行胃癌疾病的科普尤为重要。在我国的健康战略中,胃癌并非由人种原因导致,而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下产生。因此,预防胃癌不仅在于减少胃癌患者的产生,更在于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后,我国的胃癌发生率得以降低。
哪些群体是胃癌高危人群?
胃癌的预防是极为必要的,尤其是胃癌在我国作为高发恶性肿瘤,之所以会出现大批患者,是因为以下几方面,让不少民众成为胃癌的高危群体:
亚硝酸盐摄入过多群体:腌菜虽然是我国诸多美味中的一种,但其实主要是因为过去食物资源匮乏,现阶段的腌菜都会含有亚硝酸盐,固然认为短时间的摄入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影响,但很多患者是长时间摄入,可能在胃内适宜酸度下配合细菌形成亚硝胺,这是常见的致癌物。
烟熏、油煎、霉变食物食用过多:烟熏食物、油煎食物都会含有大量的致癌物,尤其部分地区,每到夏季烧烤络绎不绝,还搭配着油炸串等,民众每日摄入大量烟熏和油煎的食物。尤其不少烧烤摊,由于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可能食物都已经出现污染霉菌所引起的霉变,但摊主为了图便宜和成本,可能会用大量调料进行掩盖,而这些都是致癌的祸首元凶。
嗜烟嗜酒:吸烟不仅会导致肺癌,而其中的烟雾所含有的苯并芘等都是毒害性物质,在胃癌的诸多病因当中,也占据较高的比例。而饮酒虽然不会直接对胃癌造成影响,但烈性酒可能会对胃黏膜进行刺激并损伤,因此在烧烤或吸烟时饮酒,就有很大程度会促使致癌物质被吸收。
40岁以上胃溃疡患者:如果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而且出现了胃溃疡那么就一定要加紧对胃癌的预防,很多情况在临床会出现溃疡症状不明因素下骤然改变,又或者原本进行治疗时,明明已经起了较好效果的药物却突然无效,都可能是已经出现恶变。
可见胃癌的预防其实并不困难,主要以以上几点为主,尽量不要摄入亚硝酸盐、烟熏、油炸、霉变等食物即可,也不要过食辛辣寒凉等追求刺激。日常生活中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以正常的优质蛋白、脂肪摄入为主。而如果对于自身是否出现胃癌有疑惑的朋友,就一定要了解如何早期发现胃癌。
胃癌如何早期发现?
很多患者对于自身不良习惯抱有侥幸心理,因此对于一些疾病的科普并不重视,即便是了解,也可能只去听个大概,避免听到要求自己改变生活不良习惯的言论。尤其在胃癌方面,认为只要不出现腹部包块、黑便贫血和食欲减退等情况就不需要担心,但其实这些并不是胃癌的“早期信号”,这是胃癌晚期,脏器转移过程中的一系列症状,而这一类病人5年存活率基本在10%以下。
尤其其中提到的黑便、贫血和呕血等情况,其实是肿瘤已经破裂出血才可能出现的,同时胃贲门处的肿瘤会导致呕吐,消瘦也可能与消耗大量营养有关,这些都是肿瘤发展到中晚期才会出现的。所以一旦觉得自己可能有患癌风险,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不去专业医院检查,一定要认识到胃镜检查才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其他手段对于早期胃肠癌是无法及时发现的,千万不要等待身体自己出现症状。
胃癌早期发现为何一定要使用胃镜?
早、中、晚是生与死的界限,而同样每一个毫米数也是生与死的距离,1-2mm一般被称为微小癌,这种情况下,通过CT是无法被观察到的,但如果CT观察到,那么一定是这种微小癌变成了10倍以上的2cm,此时患者就要与死神赛跑了。
因此,不能完全依赖CT、MRI或B超等方法来进行早期胃癌的诊断。这些影像学检查虽然在某些情况下有其价值,但在发现胃癌早期病变方面,远远不如胃镜检查来得准确和可靠。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胃内壁,发现微小的病变,并进行活检确认。这种直接且高精度的检查方式,是早期发现胃癌的最有效手段。
温馨提示:胃癌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其实近几年来民众也察觉到丰富物质之下,饮食方面反而变得不加注意,其实如腌菜等,已经是没有必要的饮食,更多是上一辈群体的怀旧。而抽烟和喝酒,更是没有必要的“习惯”,同时也要认识到这种危害,不仅体现在自己身上,还会对其他家庭成员造成影响,还是劝诸位胃癌的高危人群一句,莫要因小失大,同时也不要讳疾忌医,早点检查也是很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