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UV固化涂料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024年中国UV固化涂料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紫外光固化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一项具有经济、节能、环保等特点的新型技术。它通过紫外光照射引发化学反应,使液体基质固化形成具有体型结构的产物。UV固化涂料主要由低聚物、单体、光引发剂和助剂混合而成。
发展背景
UV固化涂料具有环境友好、低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的特性,符合当前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政策的推行有助于减少涂料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政策鼓励涂料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促使企业采用更环保的生产工艺和原材料,推动整个产业链的绿色转型。
产业链
UV固化涂料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主要为化工产品,包括各种树脂、助剂、光引发剂等,上游行业供给充足且竞争充分。UV固化涂料的下游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主要领域。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电子产品(如电路板涂覆、屏幕保护和外壳涂装等)、木器、地坪涂料、包装印刷、出版物印刷、商业印刷等。
从产业链上游产量来看,2019年至2023年,UV固化涂料产量(单体/低聚物/引发剂)的产量由36.36万吨增长至53.4万吨,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1%。其中,单体、低聚物、引发剂产量分别为24.2万吨、23.1万吨、6.1万吨。在国家“双碳”目标背景下,预计未来行业的利好产业政策将持续加码,国内辐射固化产业也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行业发展现状
自2015年《环境保护法》实施后,为进行大气污染防治、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我国各级政府出台了大量政策法规,对包括涂料在内的涉及VOCs排放的行业进行综合整治,并对VOCs减排规模、环保型涂料产品的使用比例等提出明确计划和目标。受此影响,国内UV涂料产量快速增长。根据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专业委员会统计数据,国内UV涂料产量从2015年的6.82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19.42万吨,复合增长率为14.68%。
据统计,2023年度全行业企业涂料总产量约为3512万吨。据此测算,2023年度国内UV涂料占涂料总产量的比例仅为0.55%,占比较低。根据中国感光学会编著的《2016-2017感光影像学学科发展报告》,国际UV涂料产量占总涂料产量的比例平均为2.8%~3.2%,国内UV涂料即使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占比仍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因此,UV涂料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行业竞争格局
UV涂料下游应用市场广阔,由最初的木器涂料发展到现在的纸张、玻璃、塑料、金属部件、陶瓷、电子元件、医疗器械、信息记录介质等,行业内企业根据下游应用领域的不同,定位于不同的细分市场,不同市场之间存在一定的行业壁垒,各企业在彼此的细分市场内充分竞争。
行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家及各省市各级政府不断出台环保法规、标准,对减少溶剂型涂料和胶粘剂的使用及促进环保型产品使用提出了明确的计划和目标,有关法规政策对UV涂料和胶粘剂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特别是2021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正式开启“双碳”元年。UV涂料属于低VOCs产品,碳排放极少,且UV涂料固化过程采用紫外光,能耗大幅低于传统的溶剂型产品和水性涂料及粉末涂料,必将会得到更多重视。由于我国将长期持续加大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预计未来环保监管的不断加强将继续推动UV涂料的稳定增长。
UV光固化领域自身持续的技术进步将使得光固化技术应用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为UV光固化技术催生出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为相关产品带来广阔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