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韬官宣恋情,为什么无人在意了?
黄子韬官宣恋情,为什么无人在意了?
几天前,歌手黄子韬和徐艺洋同时官宣恋情。有报道说,一些粉丝或网友对此的反应却是表示“不理解不尊重,不祝福。”
几天前,歌手黄子韬和徐艺洋同时官宣恋情。有报道说,一些粉丝或网友对此的反应却是表示“不理解不尊重,不祝福。”大概是因为黄子韬与徐艺洋四年前就一起上节目、有恋爱传闻,黄子韬却一直不断义正词严地予以否认。就在黄子韬和徐艺洋共同出演的综艺节目《跟我出游吧》发出预告时,他们又发牵手照片官宣了。
在整个过程中,可以说黄子韬没能摆正他的位置。《谣言》一书中说:“明星并不能占有崇拜他的公众:事实正相反,是公众占有明星。明星对公众是有一些义务的……明星的私生活是公开的:新闻专员和经理人到了适当的时候就会精心策划掀起几处衣角,透露点儿明星的隐私……要想保住明星的地位,就要管理好秘密,巧妙地泄露出去,然后吐露隐情。透明度会扼杀明星:明星不是一个哥们。秘密保守得太严同样也会毁掉他:公众和明星迷一点也得不到明星便会窒息而死。精心掌握恰到好处的神秘维持着这种崇拜。”
黄子韬说:“就算谈恋爱,我公开不公开,别人公不公开是别人的生活,别人的私事跟你们有什么关系?”可他不仅仅是微博认证上的“永恒星龙集团董事长” ,他也要发新歌、上综艺。
黄子韬对自己恋情消息的控制方式扼杀了粉丝八卦的乐趣。埃科说:“传统八卦方式的妙处在于,只要八卦对象不撕破脸面大吵大闹,相关的闲言碎语就能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一个长舌妇可以就他人的奸情嚼好几年舌根。然而,如果是在电视上曝光的八卦对象,一旦他在公众面前坦言一切,就不再值得继续追问。”
直白点说,黄子韬在展现他的感情生活时,就像一个演员,而他的感情戏好像不够精彩。美国八卦专栏作者伊丽莎白·施皮尔斯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我们沉迷于一些明星夫妻,而完全无视另一些明星夫妻”,被无视的就有本·阿弗莱克和詹妮弗·加纳。她在文中说:“我们发现一些名人比其他人更有吸引力,其原因与这些人本身关系不大,而与我们讲述的关于他们的故事有关。”
《诺丁山》剧照
明星在公众面前演绎着一种叙事。我们希望我们的名人生活在真实的生活中,就像他们在电影和电视节目中告诉我们的那样。我们之所以关心明星的八卦、看关于他们的报道,主要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故事感兴趣。“加纳和阿弗莱克的爱情就是一个故事,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也是浪漫喜剧鉴赏家所熟悉的故事:坏小子安定了下来。这个坏小子之前与詹妮弗·洛佩兹的关系同样充满了戏剧性,被铺天盖地地报道和讨论。”
当那些拥有财富、名声和美貌的一线明星感情也会出问题时,我们要寻找一个重要的、非常好的理由。“与任何引人入胜的叙事一样,明星的感情关系也需要一些戏剧性的张力。所以我们想象阿弗莱克和加纳的婚姻有波折,与他们在小报上的经历相吻合,这些经历往往是极端的(惊心动魄的爱情!新生儿!传闻中的偷情!)。当一段关系看起来基本正常、平淡无奇时,我们的兴趣就会减弱。因此,我们不关心那些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的夫妇。”
黄子韬和徐艺洋起初在综艺节目中是“师生”。在这种爱情关系中,处于老师地位的一方在亲密关系中教伴侣许多有关人生的事情,有时觉得伴侣像学生,也喜欢伴侣能从自己身上学到许多。牺牲故事是其中一方或双方喜欢为伴侣而牺牲,常常为了伴侣放弃自己想做的事。第三种爱情是独裁型,一方要做亲密关系中唯一的重要操纵者或决定者。
在黄子韬和徐艺洋的关系中,黄子韬表现得像一位霸总,徐艺洋比他小4岁,是他公司的员工,称他为老板,但批评他“你之前太兜不住事了”,倒是挺像老板娘的,她表现得非常冷静,符合科学故事型的爱情:认为理解爱情关系就像理解任何其他自然现象一样;你必须发掘它的支配法则;认为要理解一段爱情关系,必须要从科学观点解读它;喜欢分析我的关系的不同方面,而且认为这样做相当有用;认为使关系成功的最好方法是从逻辑、科学的观点来接近关系问题;认为若能从逻辑的观点而非情感的观点去探讨关系问题,则会有更多的人拥有成功的关系。
黄子韬和徐艺洋之间的关系还是有些冲突和悬念的,但官宣之后好像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祝福,大概是因为人们不喜欢表现得太有心计的人。英国记者劳拉·汉普森写道:“泰勒·斯威夫特和特拉维斯·凯尔斯的恋情备受关注。另一方面,因为我们很少听说瑞恩·高斯林和伊娃·门德斯,所以我们忘记了这对情侣有一半的时间在一起,因为他们的关系远离聚光灯。霍普·弗林解释说,人们通常会被与自己经历产生共鸣的关系所吸引,所以如果你正在约会,你会有兴趣看看像泰勒·斯威夫特这样的人在做什么。我们也羡慕像维多利亚和大卫·贝克汉姆这样完美的明星夫妇,他们给了我们希望,你也可以建立一个完美的家庭。像甜茶和詹纳那样的情侣如此迷人,因为他们不太可能是一对,这只会让我们想知道更多关于他们结对的来龙去脉。”
《创造营2020》剧照
黄子韬让我们见识了,年轻董事长的浪漫也就是日落、海边、鲜花和风车,以及同时发微博。
黄子韬先是对粉丝说,明星的婚恋是他们的私事,不应该受到关注或者指指点点、说三道四,现在又官宣自己恋爱,并且希望得到关注,这是想便宜占尽,希望粉丝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可以说对成名的代价一无所知。德波顿说,“那些决意成名的人,梦想自己能够获得一种特殊的优质关注。在他们的想象中,大众仰慕他们的才能,并且宽恕他们的失误,就像是慈爱的父母、理想的老师或全能慷慨的上帝。而一旦成名,他们就会意识到,自己收获的乃是一种让人困惑的关注:一会儿被爱、一会儿被恨,犯了小错就被穷追猛打,暴露了马脚就被逮住不放。”
粉丝追星,先是欣赏他们的才艺,然后扩展到他们的全部。“在一个组织完善的社会里,最具知名度的人,应该是那些体现和巩固了最伟大最高尚的价值观、最能造福社会的人,因而,承认对某名人的崇敬应该是件引以为豪的事,而不会让人感觉羞耻,或不得不用自我解嘲来开脱。那些更为优秀的名人不该被视为魔幻般的存在,只唤起消极的神往或暗中的好奇。他们也是凡人,只不过通过辛勤汗水和战略思维,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们应该将他们作为案例研究,进行审视和冷静剖析,并问自己:我能从他们身上汲取什么?目前拴在名人服饰和食谱细节上的兴趣,应该被引向有关成长的主题。”明星在隐私和感情问题上即使成不了模范,也尽量不要颠三倒四、狂妄自大。
普通人之所以关心明星的婚恋,一是他们能为人们提供一个共同的兴趣和话题,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互动,就像交流星座和性格测试结果一样。二是能提供一些经验教训,年轻人可以从名人和流行文化中学习一些生活策略,像如何穿衣、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如何在社交上取得成功。如果他们身上没有什么可学的,甚至可能把人带偏,那就会不可避免地遭到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