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100年中国人口将如何演变?数据深度解析人口走势
2025-2100年中国人口将如何演变?数据深度解析人口走势
中国人口未来将如何演变?近日,西南财经大学统计交叉创新研究院等机构发布《中国2025-2100年人口预测与政策建议》研究报告,从人口总量、出生人口、人口年龄结构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了我国人口到本世纪末的变化趋势。
人口总量预测
报告基于三种生育率方案(中等、低、高)对2025-2100年中国人口总量进行了预测:
中等生育方案(TFR=1.05):2025-2050年,中国人口总量年均净减少约850万,平均每11.8年减少1亿。预计2027年跌破14亿,2035年为13.5亿,2041年跌破13亿,2050年降至11.88亿。2100年将降至4.6亿。
低生育方案(TFR=0.72):人口总量水平将会更低,减少速度将会更快。预计2027年跌破14亿,2050年为11.3亿,2100年我国人口总量仅为3.2亿,比美国2100年人口总量少1.0亿,中国将退居世界人口第三大国。
高生育方案(TFR=1.31):2100年中国人口总量为5.9亿,人口减少速度将会有所减缓。预计2035年为13.6亿,2050年为12.2亿,2075年为8.8亿,2100年为5.9亿。
出生人口预测
报告还预测了不同生育率方案下2025-2100年的出生人口趋势:
中等生育方案(TFR=1.05):2025-2050年出生人数预计维持在640万-890万区间,年平均出生人数约790万。预计2040年前后将有一个出生人数在800万-830万的生育小高峰。2050年后,出生人数将加速下降。
低生育方案(TFR=0.72):2035年,我国出生人数预计将降至540万,2050年降至435万。2050-2100年,年平均出生人数预计只有179万。
高生育方案(TFR=1.31):2025-2035年,年平均出生人数将小幅回升至937万。2035-2050年,年平均出生人数进一步上涨至974万,其中,2037-2044年预计上升至1000万以上。2050-2100年,我国年平均出生人数约536万。
育龄女性总量预测
报告还分析了育龄女性(15-49岁)总量的变化趋势:
中等生育方案:育龄女性总量的下降速度有望在2025-2035年期间减缓,从2035年起再快速下降。预计2031年跌破3亿,2035年为2.90亿,2040年为2.53亿,2041年跌破2.50亿,2050年为2.12亿。2025-2050年育龄女性年平均总量约为2.66亿,平均每年减少约367万。
低生育方案:我国育龄女性总量的规模和下降速度将加快。预计在2031年跌破3亿,2041年跌破2.5亿。预计2050年育龄女性总量将降至2.03亿,2025-2050年,育龄女性年平均总量约2.64亿,平均每年减少401万。
高生育方案:我国育龄女性总量的规模和下降速度将有所改善,但仍将保持下降趋势。2025-2050年,育龄女性年平均总量约2.68亿,平均每年减少340万。预计2050年为2.19亿,2059年跌破2亿,2099年跌破1亿。
数据说明
本报告使用的最新数据为2022年人口统计数据,来源于2023年年鉴数据。本报告仅考虑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人口情况,未涵盖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省。其他国家数据主要来源于联合国《2024年世界人口展望》。
报告所采用的生育率参数如下:
- 中等生育方案:TFR = 1.05
- 低生育方案:TFR = 0.72
- 高生育方案:TFR = 1.31
注:TFR是总和生育率,也称总生育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