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间接导致大清王朝的灭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间接导致大清王朝的灭亡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29/22/5512889_1140760009.shtml

军机处作为清朝重要的中枢机构,其设立不仅改变了清朝的政治格局,也对整个王朝的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从雍正时期的高效政务处理到晚清时期的权力腐败,军机处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清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

雍正皇帝的皇位得来之路充满艰辛与波折。在清朝十二位皇帝中,除开国太祖努尔哈赤无皇位继承之争外,雍正经历的九子夺嫡堪称最为惊心动魄。这场皇位争夺战,让雍正深刻体会到皇权受到的种种制衡与挑战。

那些曾与他争夺皇位的政敌,尤其是以老八胤禩为首的势力,在他登基后的前几年仍未死心,时刻妄图卷土重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雍正对皇权的至高无上地位有着超乎寻常的重视,他登基后便开始精心谋划,试图削弱一切可能制衡皇权的因素,而军机处的建立,就被赋予了极为重要的使命,成为他打压八爷党的有力工具。

军机处的人员构成与选拔机制独具特色。军机大臣皆由皇上亲自遴选、任命,且他们的身份具有临时性。

这意味着,只要皇帝稍有不满,便可随时解除其职务,毫无制度性的约束。这种高度集权的人事安排,使得军机大臣们完全依附于皇帝的意志,他们的命运与皇帝的信任息息相关。

为了迅速提升军机处的实权,雍正果断取消了康熙时期南书房的参政权。南书房在康熙年间地位颇高,虽非正式官职,只是“南书房行走”这样的差事,但因其任职者多为皇帝最信任的翰林御用知识分子,他们得以亲近皇帝,从而对军国大事的决策产生极大影响力。

然而,随着军机处的设立,南书房逐渐退出朝政舞台,军机处则成为皇帝的私人秘书处,与皇帝的联系更为紧密,权力核心地位愈发凸显。

军机处的日常运作彰显了其高效与机密性。雍正规定,军机大臣每日都要与皇上见面,汇报工作进展。

他们接到臣子的折子后,会立即呈递给皇帝商议,待皇帝拍板决策后,便迅速传达给执行人,中间环节大幅减少,办事效率远超以往的内阁制度。

此前,无论是皇帝下诏还是百官上奏,都需在内阁和六部之间辗转多次,程序繁琐且耗时长久。而军机处的设立改变了这一局面,大大提高了政务处理的速度和效率。

同时,军机处对保密性的要求极高,其办公场所严禁外人进入,甚至连亲王也不得靠近。这一严格规定有效保障了国家机密不被泄露,使得军机处成为处理机密事务的核心机构。

在军机处完善之后,其内部官员分为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两类,前者从内阁大学士、各部尚书等皇帝亲信大臣中选拔,直接受命于皇帝,成为皇帝的贴身谋士;后者则多为处于实习期尚未转正的人员,可视为军机大臣的秘书,协助军机大臣处理各类事务。

这种层级分明、分工明确的组织架构,进一步强化了军机处的职能运作。

从积极方面来看,军机处的设立在一定时期内对清朝的统治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它的高效办事效率使朝廷能够更加迅速地应对各种政务,无论是军事指挥、政令传达还是机密事务处理,都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在雍正和乾隆早期,这种高度集权的政治模式有助于稳定朝局,加强中央集权,推动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例如,在边疆战事频繁的时期,军机处能够快速传递军情、协调各方资源,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军机处的保密性也使得朝廷在处理敏感事务时能够避免信息泄露,减少外部干扰和内部纷争。

随着时间的推移,军机处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问题。

到了清朝中后期,军机大臣的权力逐渐膨胀,他们不仅掌控国家军务大事,还涉足封赏处罚、人事任命等重要领域。

这使得军机处涌现出一批权倾朝野的人物,如乾隆时期的和珅,凭借军机大臣的身份大肆敛财、结党营私,严重扰乱了朝廷的政治生态;慈禧太后时期的荣禄,作为军机大臣,在晚清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其权力的过度集中也加剧了政治的腐败和黑暗。

军机处权力的扩张,导致其逐渐架空内阁,削弱六部职能。原本相互制衡的政治格局被打破,权力过度集中于军机处,而军机处又完全听命于皇帝,这就使得大清的命运几乎完全依赖于皇帝个人的素质和能力。

在清朝前期,如雍正这般精明强干、具有卓越政治才能的皇帝在位时,军机处能够在其掌控下发挥积极作用。

但封建王朝的皇帝素质参差不齐,且大多难以达到雍正的水平。随着时间的流逝,后续的皇帝或昏庸无能,或年幼无知,难以驾驭日益膨胀的皇权和复杂的朝政局面。

尤其是到了清晚期,皇帝自身能力不足,再加上慈禧太后专权近半个世纪,她通过操纵军机处等政治机构,将个人意志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使得清朝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国力衰败。在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时,朝廷无法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最终导致大清王朝走向灭亡的悲惨结局。

综上所述,军机处的设立在清朝历史进程中具有复杂而深远的意义。它在初期为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保障机密事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其发展演变,权力过度集中、缺乏有效制衡等弊端逐渐显现,成为导致大清王朝最终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一历史现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在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矛盾和局限性,也为后世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案例和教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