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机依赖症引起身体不适,试试这样做
人手机依赖症引起身体不适,试试这样做
手机依赖症是一种新型心理疾病,尤其青睐青年白领女性、业务担子重的中年男人和学生三类人。随着手机在中国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手机持有者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离开这个“爱物儿”,哪怕只是半天儿不见,也会魂不守舍,坐卧不宁。高科技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捷的同时,也将一种“新鲜病”——手机依赖症“捆绑销售”给了现代人。
手机依赖症的特点
手机电量减少会让你焦虑。
当你外出的时候,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给手机寻找电源。
如果有人玩你的手机超过5分钟,你感觉恐慌。
而这5分钟好像是过了一年。
就算是明知没有要紧的事情,听到手机响还是要跳起来去查看。
要是手机出了问题,感觉就像孩子得了病似的。
手机送修的时候你会感觉孤独。
8.在没法给手机充电的地方过夜会失眠。
宁愿借钱也不愿借充电宝。
手机忘在家里就会心神不定,没法好好上班,上课。
去没有WiFi的地方和被扔到荒岛上感觉差不多。
手机不在身边就没法入睡。
做过丢手机的噩梦。
真丢了手机就真是噩梦了。
15.要是手机被没收了那就是最糟糕的事情之一。
手机掉在地上会让你惊慌失措。
手机掉在地上,屏幕碎了,感觉心在流血。
手机掉在地上屏幕没碎,感觉像中了彩票
手机依赖症的危害
影响新陈代谢
很多人每天不停地刷微博、微信聊天、手机QQ等网络活动,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有研究显示在床上使用1个多小时手机等会发光的电子产品,会阻碍人体生成褪黑素,生理周期将受到影响,并使睡眠处于浅状态。人体生物钟长期被打乱,则会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
心理因素
妊娠、分娩伴随着一系列的躯体和心理变化,虽然大多数孕产妇适应良好,但也有个别孕产妇出现适应不良。有些产妇对母亲角色缺乏认同,初为人母的角色改变,使其面临自身康复和育婴两大问题,对自己的母亲角色产生冲突和适应不良,无法克服做母亲和工作的压力,尤其是文化程度高的人由于面临的社会压力和精神压力较大,考虑问题多,情绪较复杂,易发生抑郁。加之由于受重男轻女封建思想束缚,生女孩的产妇心理压力、心理负担更大。
容易忽略疲劳感
人们在玩手机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身体的疲劳感,事实上,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造成眼疲劳;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会造成颈部、手臂肌肉疲劳;而长时间过度使用触屏手机,会导致手部关节、肌腱损伤性症状群,包括手指、手腕关节疼痛无力,动作不灵活等,形成所谓的“触屏手”。
社交受到严重影响
如果一味依赖手机,深受手机影响的话,会给我们很多人的心理和社交带来严重影响。“朋友们在一起,全都低头不语,手机成精神寄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这样疏远了,自己在无形之中建造了一座心墙,这座无形的心墙,往往就会成为我们前进的最大障碍。”
削减思考的能力
手机会让人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长此以往甚至会让人们患上类似“注意力障碍”的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注意力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思维不断被打断,这大大削减了思考的能力,让思维变得更难以深入。此外,过度关注手机还会让人处于应激状态。外间的一切变化,随时可以接收得到,让人难以安定。“即使是在休假的时间里,也与手机形影相伴,让自己的行踪时刻掌握在每一个想与你联络的人手里。其实这样做并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
如何摆脱手机依赖症
- 睡觉前将手机放到不易拿到的地方
有些年轻同志总是爱在睡觉前看手机,而且是关灯后玩手机,倒不如在睡觉前将手机放到自己不容易拿到的地方,可能刚开始老是想去拿手机。但是要长期坚持不去拿来手机,可能就会帮助你改掉这个习惯。
- 晚上睡觉前听听收音机
晚上玩手机,其实还不如听听收音机中播放的音乐、小品、读书等栏目,长期坚持下去分散你的注意力,你就不会再刻意地想去玩手机了。
- 晚上睡觉前和家人、室友进行交谈
晚上睡觉前在床上时候多和爱人,或者住宿舍的和室友进行多多交谈,分散自己注意力,不再去想玩手机。
- 用一本书代替手机充电器
很多人上班坐地铁觉得无聊,会通过手机消磨时间,为了保证电量,都会随身带个充电器。建议用一本书代替充电器,用看书的时间来节省电量,这样可以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
- 主动减少玩手机的次数
平时,没有必要看手机就不要让自己去碰手机,您可以去看看比别的书,做一些其他的事情等,长期坚持下去,可能会让你不想手机的。
- 树立健康的意识让自己摆脱手机依赖症
比如,你可以将玩手机带来的身体问题及弊端整理出来,放到自己经常看到的地方,长期坚持下去,看到提醒你就会注意,这样会有助于你摆脱手机依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