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什么是天牛
天牛,什么是天牛
天牛是鞘翅目叶甲总科天牛科昆虫的总称,有很长的触角,常常超过身体的长度,全世界约有超过20,000种。有一些种类属于害虫,其幼虫生活于木材中,可能对树或建筑物造成危害。
天牛是人们熟知的一类昆虫。很多人在孩童时期,曾经捕捉到或观察到天牛,对它们发生兴趣。有趣的是当你抓住它时,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企图挣脱逃命。如若在其腿腿上缚一根细线,任其飞翔,还能听到“营营”之声呢。天牛的玩法很多,如天牛赛跑、天牛拉车、天牛鱼、天牛赛叫等等,比起目前充斥市场的电动玩具来,玩这种“自然宠物”要有趣得多。不过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在玩的时候,当心别被天牛强壮的上颚咬着手! 在民间流行一种“天牛钓鱼”的游戏,十分逗人开怀。方法是在一盛水的盆中,置一鱼形小片,穿孔系线,另一头系在天牛角上,线长适度,将天牛置于另一小木条上,浮于水面,天牛四周环水,局促不安,频频挥动触角,形同钓鱼,鱼若离水,则钓鱼成功。如两虫比赛,以先钓起者为胜,十分有趣。
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品种极多,全世界有2万种,我国就有2000种,但皆大同小异,其生活习性差异不大。自古以来,儿童就喜欢将其捉来玩耍,可见它是一种玩赏价值较高的昆虫。 儿童玩赏较多的主要是星天牛和桑天牛。星天牛又名曰星天牛,在我国分布于大部门地区,日本、缅甸、朝鲜等国也有分布。 天牛因其力大如牛,善于在天空中飞翔,因而得天牛之名;又因它发出“咔嚓、咔嚓”之声,其声很象是锯树之声,故又被称作“锯树郎”。此外,我国南方有些地区称之为“水牯牛”,北方有些地区称之为“春牛儿”。 此虫因种类不同,体形的大小差别极大,最大者体长可达11厘米,而小者体长仅0.40.5厘米,此虫最特别的特征是其触角极长,我国华北有一种叫做长角灰天牛的,其触角长度可达自身体长的45倍,普通所见的天牛,其触须亦可达10厘米左右。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它强有力的下巴。 天牛体色大多为黑色,体上具有金属的光泽,其成虫常见于林区、园林、果园等处,飞行时鞘翅张开不动,由内翅扇动,发出”营营“之声。它多数为1年发生1代,也有3年2代或2年一代的,是危害杨、柳、桑、槐、梧桐、苦楝等树木的害虫。 其幼虫在被害树木的木质中越冬,翌年3月以后开始活动蛀食,多数幼虫在树中凿成长4厘米左右,宽23厘米的蛹室和直通表皮的圆形羽化孔,在气温升达15度以上时开始化蛹,5月间化蛹完成。 其蛹期在各地长短不一,一般是2030天,接着羽化成成虫。成虫羽化后啃食幼嫩枝梢的树皮补充营养,约半个月后交尾产卵。雌雄成虫一生可交尾多次。一般在晴天交尾,经34天后约于6月上旬,雌虫在树干下部的主、侧枝上产卵,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产卵高峰期。 此虫活动活跃时间是在黎明时分,中午则停息枝头,夜间或阴雨天时多静止不动,晴天时喜欢将卵产在离地面10厘米的树主干上。雌虫一生可产卵2035粒或更多,成虫的寿命一般为4050天。 星天牛鞘翅上有白色斑点,象天上的星星,它体长2540毫米。体形壮硕,全身黑色有光泽。其触角上黑白相同,有弹性,很象钓鱼竿。雄虫触须比雌虫长,但体形比雌虫小,前翅硬化成坚硬的鞘翅,后翅为膜质,很发达,能飞行,中胸背板上有特殊的发音器,与前胸背板摩擦时,会发出”咔嚓“声。它有3对很长的足,能攀缘树干。
天牛是多食亚目天牛科昆虫的总称,咀嚼式口器,有很长的触角,常常超过身体的长度,全世界约有超过20,000种。有一些种类属于害虫,其幼虫生活于木材中,可能对树或建筑物造成危害。天牛是植食性昆虫,会危害木本植物,大部分松、柏、柳、榆、核桃、柑橘、苹果、桃和茶等,一部分棉、麦、玉米、高粱、甘蔗和麻等,少数木材、建筑、房屋和家具等,是林业生产、作物栽培和建筑木材上的主要害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