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网格化 · 微案例:筑牢校园安全的“铜墙铁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网格化 · 微案例:筑牢校园安全的“铜墙铁壁”

引用
1
来源
1.
https://share.app3.jyb.cn/news_d/66359b803453ff92764120654d70890d?from=OUM0aVB5TndhMUxEcWc0MnNNOFFqZUg5NUg0WUszYTJRekRiZ3o3eGMrRXI5VHBlakl4UjYxN2NodDNIeEZKQm9PQ1ZjeXY2anhkUVdHRWJFWjBzUHc9PQ==

中小学校园内频发的安全事故时时敲响学校安全管理的警钟。如何防患于未然,筑牢校园安全的“铜墙铁壁”?近年来,为进一步落实学校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重在解决倾向性、苗头性的安全隐患和问题,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应运而生。

织微成网:构建纵横交错的网格化管理系统

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就是根据需要将校园划分为一个个“微网格”,使其成为校园安全管理的基层单元格,通过全员全程参与的清单式排查、微问题处置,实现校园安全高效能管理,具有精细化、全覆盖、连接枢纽等优势。基于此,我校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构建起“分级管理、层层履责,一岗双责、责任到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交错、全面覆盖”的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系统。

  1. 架构校园安全“大网格”管理体系

基于“党建引领,群团共建,全员参与,人人都是网格员,人人都是排查兵”的大网格、微服务安全管理理念,我们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和具体任务,架构起“1+5+N”校园安全“大网格”管理层级,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微案例采集大网络体系。

“1”是指建一个大网络组织架构。学校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形成以书记(校长)为网格长,班子成员为副网格长,安全分管副校长为专职网格员,法治副校长(消防副校长、联校警官等)为网格指导员,部门负责人(中层正职)为微网格长,部门督查人(中层副职)为副微网格长,班主任和办公室主任为微网格员,其他师生员工为微网格信息员的大网格架构。

“5”是设5个微网格圈。我们根据学校实际划分了校园安全管理微网格圈,包括教学圈、活动圈、住宿圈、餐食圈、校园周边圈5个微网格圈。

“N”是定N个微网格点。我们将5个微网格圈中的人、物、环境根据所在场所,以“一室一微格点”(含周边包干区)进行定点定位,对微网格点实行全面、全程、全员化的“7S”管理(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与节约Save)和智慧巡检系统微案例采集管理。对于校内能关起门来的室,每间都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设置“智能巡检”二维码,并配设“责任亮显牌”,定时定点定位,处处有人巡,日日有人查,实时有记录。具体来说,各室主任为微网格员,每日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隐患风险并上报;相应部门的中层干部为周巡查员,汇总梳理每日检查情况;班子成员为月督查员,每月就重点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书记、校长为季分析员,就校园安全工作进行季度研判,形成高发问题隐患“一本账”。

  1. 编制校园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清单

为强化校园风险隐患排查触角前伸以及场所全覆盖,学校设定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微案例的分类,形成较完善的校园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清单。我们主要从“意识形态”“涉校舆情”“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后勤保障管理安全”“校园周边安全”“校舍安全”“体艺场地设备安全”“实验室安全”“三防设施”“学生心理安全”“教育教学活动安全”“师德师风”“应急处置”“重点人群”共15个方面的风险类型入手,编制排查清单,形成微网格管理系统的全覆盖。

为确保排查工作落实落细,针对上述各风险类型,学校分别梳理出相应的低中高三级风险点和微案例排查细目清单共200余项,并明确各条目排查周期(例见表1)。例如:“意识形态”类型的风险点设定为思政教育、不当言论、反邪教和非法宗教活动等三方面;“消防安全”类型的风险点设定为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用火用电、消防设施、消防安全布局和消防教育等五方面;“食品安全”类型的风险点设定为监控设施、晨检制度、采购及索证制度、食堂卫生、储藏间、从业人员个人卫生、防尘防鼠防虫害、留样管理、清洗区、废弃物、健康证等11个方面。

防微杜渐:形成基于微案例的规范化管理流程

为推动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运行,我们建立了“微案例汇报、比对、查验”和“微问题发现、预警、处置、总结”流程,并与各中层职能部门及全体教职工的岗位工作考核紧密挂钩,实施微教导、微奖惩,及时反馈、引导,达成微问题的闭环管理。

  1. 研究微案例:于细微处发现安全隐患

所谓微案例,即微观案例。具体到管理领域,就是针对特定问题或情境进行案例分析,从小的方面、局部方面展开微观研究,更侧重于某一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效果评估。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关键是及时分析微案例,发现微问题。为此,学校成立安全管理中心,由中层职能部门的安全干部担任办公室主任,每日对各微格点排查上报的微案例进行整理;同时在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联动各相关职能部门,针对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从实际情况与安全标准、显性问题和隐性问题等多维度进行比对分析评判,探究有没有真问题、到底是什么性质的问题以及怎样解决问题等。其根本目的是从分析微问题入手,于细微处发现校园安全大问题的“苗头”。

例如:“消防安全”风险点之四“消防安全布局”,其中一条细目是“门窗是否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有一次,学校3号学生宿舍楼的微格排查人(该幢楼宿管员)在学期初排查时,发现该幢宿舍楼沿路的窗户均设置了不锈钢防盗窗,便在当月该条细目的“隐患发现”栏填报“是”。安全干部在每日整理中发现这一报单后,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查看并进行核实。经与安全标准比对,查看人员初步判定“宿舍楼沿路窗户设置的封闭式不锈钢防盗窗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对此,安全主任立即向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报告,并咨询区域消防管理部门,最终将其确认并评判为“高风险点”。随后,学校党总支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集体决策结论为“一周内消除隐患,全力整改到位”。

  1. 处置微问题:于关键处把牢安全关口

在发现微问题之后,就要通过微举措及时进行处置,以切实消除风险隐患,由此真正实现校园安全风险隐患的“四早”——早发现、早预防、早引导、早处置。与此同时,学校还基于这些微问题,在师生中开展各类微教导活动,以实现安全风险问题的早预警,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如针对上述微案例的真实问题——“宿舍楼窗户设置了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封闭式不锈钢防盗窗)”,学校立即启动微举措处置方案: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在一周内迅疾改建密封的防盗窗。具体方法为切割其中四分之一的窗框,改装为可推拉式隐形窗,隐形窗上只安装插销,不上锁。这样,突发状况时,方便窗内逃生者和窗外救援者拔掉插销,通过窗梯逃生或趴在窗梯上等待救援。同时,学校还为每间宿舍添置了烟感报警器、防毒面罩、高楼缓降器等消防报警和逃生辅助设施设备。

在对上述微问题进行处置后,学校还围绕“宿舍的隐形窗”在师生中开展“一说二画三演”的系列微教导活动。一说,即说说“为什么宿舍有了隐形窗”,每位师生员工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悟;二画,即全体住宿生齐心协力,给自己宿舍的隐形窗窗框和窗档画上喜欢的颜色,让孩子们在多彩的手绘中定格“安全窗口”;三演,即组织人人参与的窗口逃生演习,增强消防安全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积微成面:搭建共检共促的智能化管理平台

为促使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和系统化,学校依托数字化平台和信息化技术,赋能“隐患排查”和“优化整治”两条线,保障多维度立体化的共检共促,发挥校家社协同育人之力。

  1. 技术赋能,提升学校安全管理效能

其一,学校依托现代数字技术升级“智慧巡检”系统,实现“四全”安全管理,即全面、全员、全程、全息化安全管理。升级的“智慧巡检”系统增设了链接每位教职工移动终端的定时提醒功能、点对点反馈功能和评价统计功能等,使排查更便捷、联动更快捷、激励更迅捷,由此全面增强校园安全网格化智慧管理的效能。例如:每天8:30,系统自动发送分类分项的日检任务到相应责任人的移动终端,14:30会提示未完成任务,提醒各责任人每天及时扫码完成巡检任务。对各巡检人上报的隐患和需维修项目,系统会自动推送到相关处置部门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以使处置人及时收悉并上传完成情况和佐证照片。每天17:00,系统还会自动统计并通报当日巡检率、处置率和优秀榜单至学校钉钉平台工作群,促进过程化、激励性的评价和量化考核。

其二,学校还通过技术赋能,对微清单中15大类的风险类型微案例进行系统梳理,建立微案例档案库,助力学校安全管理和综合治理。学校会根据微案例档案库,分月、季、学期进行微案例类比分析,对于周期内易发高发微问题,组织进一步的专题研究,实施跟进举措。例如:我们根据某学期的统计发现,开学第一个月,1号教学楼一层的安全疏散标识报损次数最多。经安全干部查看和分析,该区域主要为一年级新生的教学活动场域。于是,各部门联动后对相应的安全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如为安全疏散标识添加网架式保护罩,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增设“安全标识我来认”的始业教育等。

  1. 多维发力,强化校家社网格信息联动

其一,学校制定了《慈溪阳光实验学校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奖惩”办法》,鼓励师生将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及时上报。我们按照重要度和有效度,将所提供的信息分为一般信息、较大信息和重大信息,分别给予数额不等的物质奖励,对特别重大的信息,通过实行“一事一议”给予奖励,并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宣传和学习,以切实调动全体师生员工参与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的积极性。

其二,学校通过完善“一主两翼”互动群,进一步畅通信息收集渠道。在学校大网格系统下,我们还建立了校内教职工互动为主,校外与家庭、社会互动为翼的三大类钉钉工作群,以“为孩子搭建平安健康成长环境”为共同目标,通过平台问卷、投票等多种数字化手段,对发现的微问题展开讨论,广泛征求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例如:当孩子受到校园欺凌,老师和家长分别怎么做;如何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小胖墩”和“小眼镜”的饮食干预策略大家谈等。

其三,我们还依托区域治理平台,进一步加强与社区的网格联动。对于学校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则通过区域内的“宁波e”网格治理平台上报相关信息,及时寻求社区和上级相关部门的帮助。例如:针对校园周边“上学路”的河道护栏松动或交通标志被车辆撞坏,以及周边企业施工噪声影响学生学习等问题,专属社区和街道相关部门收到报单后在第一时间受理,并组织相关力量介入,直至问题有效解决。

近年来,由于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校园安全网格化组织架构、隐患排查机制和管理工作经验,学校平安校园建设和安全综治工作成效显著,相继获评“全国安全教育实验区示范学校”“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等。未来,我们将不断积累校园安全微网格、微案例管理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由微及广,将微经验延伸至学校管理的其他领域,以持续提升学校的现代化综合治理水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