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安钢铁:走向绿色低碳的未来
萍安钢铁:走向绿色低碳的未来
孔雀、松鼠等动物在由露天水渣堆放处改造而成的生态园里玩耍嬉戏,一群群锦鲤在利用回收废水建成的生态鱼池里翔游浅底;运送货物的运输车辆秩序井然地驶出厂区,不见半点扬尘……2月27日,走进萍乡萍钢安源钢铁有限公司,入目皆绿,处处是鼓足干劲赶进度、抓项目的生产场景。在这里,绿色与生产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呈现出一道现代化工业企业“好风景”。
在这片绿树成荫的土地上,绿色低碳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公司从上至下持之以恒的坚定信念。持续推进公司发展过程中,萍安钢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从长远发展出发,高标准、高要求推进环保提标改造,2016年至2021年共计实施升级改造项目30项,累计投入11.29亿元用于节能降耗、污染物排放提升治理、无组织废气排放治理等。2022年至2024年,公司在安源生产区计划投资约13亿元,实施环保升级改造项目28个。
正值上班时间,50兆瓦发电站班长左重明沿着厂区道路,进行点巡检。蓝绿相间的生产楼外墙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分外醒目。随后,左重明来到监控室,一边娴熟地翻看台账记录、检查电子显示屏上是否存在异常,一边介绍:“50兆瓦发电项目建成后,在实现高炉煤气零放散的同时,也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发电过程中采用国内超低排放先进技术,实现锅炉煤气超低排放,达到了节能、减排、创效的效果。”据悉,萍安钢铁建设的35兆瓦和50兆瓦发电机组在2023年共发电6.5亿度,为公司安源生产区提供了54%的生产用电。
萍安钢铁公司安源轧钢厂高棒车间主任柳常春表示,去年完成了加热炉超低排放改造,今年又投入使用了加热炉智能燃烧控制系统,这个系统主要是通过对加热炉内坯料跟踪及燃烧分析,提高燃烧效率。投入后,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自动化投入率达到了95%以上,在产量提高的情况下煤气消耗反而降低了1%,既节能降耗又促进了生产。
环保升级、节能减排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可行性研究,到项目立项、招投标、试运行、竣工验收,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要求做到尽善尽美。公司非常支持员工开展‘小改小革’,推动生产经营、技术改造、安全环保等方面降本增效工作健康发展。”生产指挥中心副主任王四平表示,公司原料场棚化改造环保工程、烧结机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对工业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等一大批技改项目的实施,为公司走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产业之路,加快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不仅如此,公司还积极推进实施企业工程车辆“油改电”项目,多次走出去实地调研、借鉴经验,详细了解新能源车市场,购买了175台新能源工程车并投入使用,成为省内首家大规模采用新能源汽车清洁运输的企业。
在该公司智能管控中心,总经理助理刘德明正在检查各项数据。该中心能够监测到厂区所有环保、生产数据,实现了信息技术和钢铁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及近年来公司全力推进环保提升改造,刘德明坦言:“环保改造提升项目投入大、运行费用高,成本上去了,吨钢利润相应降低了许多。但公司依然不遗余力地做好各项环保工作,既是为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又是为承担公司的社会责任,与城市共生共荣。”面对传统产业高耗能、高污染等问题,公司对于未来的环保规划充满了信心和决心,坚定瞄准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目标,将环保理念融入公司的每一个业务环节和战略规划,积极做好低碳文章、改善工序能耗,将绿色钢铁、智慧钢铁的产业转型之路越走越实。
萍乡萍钢安源钢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德明表示,萍安钢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路,从企业长远发展出发,积极推进环保升级改造,2023年安源片区已实现有组织超低排放,2024年将完成无组织和清洁运输的超低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