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遵义林下经济蓬勃发展:从金线莲到板蓝根,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遵义林下经济蓬勃发展:从金线莲到板蓝根,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1A043MC00

隆冬时节,在红花岗区深溪镇永安村,仿野生林下种植基地大棚里,一株株叶脉金黄的金线莲整齐生长在栽培架上。金线莲是兰科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全草均可入药且药用价值较高。2024年3月,贵州省闽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永安村建设的仿野生林下种植基地项目完工投用,规模有500余亩。


深溪镇永安村建成仿野生林下种植基地

“依托永安村的林地资源和良好生态,我们最大程度还原野生金线莲生长环境。”贵州省闽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接下来,公司将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扩大种植规模,推进阳光大棚和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当地村民参与种植,增加收入。同时,对金线莲进行深加工,生产鲜品、罐茶、冻干粉等,进一步提高金线莲的附加值。

林下生金,产业开花。遵义的美丽乡村涌动着生机与希望,更多“守绿换金”“点绿成金”的故事不断上演。

凤冈县绥阳镇引进企业推广林下种植,发展了天麻、黄精等中药材产业,在尝到生态经济的甜头后,2024年5月还建设了板蓝根基地,实现一地生多“金”。

“我们种植了200亩板蓝根,这个冬季已经收割,亩产量2000斤左右,单价是1.3元一斤,收益还不错。”凤冈县万佛林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席勇说。


贵州蓝之颜集团有限公司

而在凤冈县彰教工业园区,2024年11月成立的贵州蓝之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瞄准林下种植,专注板蓝根育苗和精深加工。“我们的年产量预计可达800吨,综合产值约6.4亿元。”该公司销售部总经理黄应勳说。

目前,凤冈县已发展林下板蓝根产业2000余亩,涉及绥阳、花坪、土溪等6个镇(街道)。

近年来,凤冈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县林地总面积达163.4万亩,森林覆盖率60.58%。

新土村村民在春天种下天麻

播州区乐山镇新土村常年出产野生天麻,立足资源优势,提升林地效益。2023年,贵州零点兄弟有限责任公司与当地一家合作社携手,在新土村开展林下天麻培育与种植。

“我们在树林里找一些土地比较肥沃的地方,挖坑20厘米左右,将青杠材埋进去,再加点密环菌,盖上土壤,然后种下天麻。树林里的枯枝败叶,会为天麻提供很好的营养。”贵州零点兄弟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王宇华说。

公司通过采用仿野生种植技术,充分利用林间空地种植天麻,每平方米可采收10斤鲜货。通过药企收购、直播带货等方式进行销售,每平方米收益达到了260元左右。“忙的时候一天有100多名附近的村民在基地采收天麻,每天工资150元。”王宇华说。

新土村驻村第一书记陈胜告诉记者,通过“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务工村民有了报酬,山林闲地有了租金,杂木废料转化为收入,不仅增加了产业附加值,还为村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渠道。

“新土村有8000多亩森林资源,今后我们还将设立林下经济长廊,将其作为新土村的特色产业来打造,同时开发观光旅游、乡村康养等,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陈胜说。

播州区团溪镇生产村则探索以党支部引领、村级合作社与市场主体合作的发展模式,引进中药材种植大户,在林地种植黄柏、山桐子、黄精等中药材。目前,该村种植黄柏800余亩、茯苓1400多亩,带动就业40余户。

播州区现有林草资源面积200万亩,林地面积175万亩,森林覆盖率55.3%,林下经济发展基础较好。2024年以来,播州区林下经济面积达30.5万亩,实现全产业链产值9亿元,特色林产业产值3亿元,林业综合产值35.2亿元。

近年来,遵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向耕地要粮,向林地要钱”,聚焦林下发展新路径,深挖林下经济发展潜力,统筹农业、林业、生态等部门力量打好“组合拳”,下好“资源开发”和“机制创新”两步棋,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在“优品种、提品质、强品牌、拓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产业增效、主体壮大、农民增收、经济发展,全力推进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644万余亩,建设完成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35个,全产业链产值达98亿余元,亩均产值1800余元,同比增速8%。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