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龙溪:发展蓝龙虾养殖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博罗龙溪:发展蓝龙虾养殖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近日,在2024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中,一种虾钳带红、虾钳臂呈淡蓝色的龙虾吸引了全国各地客商游客纷纷驻足围观。这种备受关注的蓝龙虾来自广东博罗县龙溪街道。
走进位于龙溪街道的新蓝龙数智农业产业园,一排排路基池内养满了数日前备受瞩目的淡水蓝龙虾,其虾钳略带红色,虾钳臂呈淡蓝色,虾体色褐绿。黄汉杰是该农业产业园的技术总监,每当有客人或是村民前来参观时,他便化身讲解员为大家细心科普他的“宝贝们”。
“这条虾学名就叫红螯螯虾,俗名叫蓝龙虾或澳龙虾,无论是营养价值还是经济价值都比小龙虾高很多,普通小龙虾的出肉率是12%—18%,而这只龙虾的出肉率是45%—55%......”记者留意到,与平常所见的养虾场不同的是,这里不仅采用室内路基池的养殖模式,还制作了流动水源进行水质循环,让蓝龙虾在标准化的池子里生活。
随后,记者踏入另一间大棚中,展现在眼前的是另一番景象。在这里,每一只蓝龙虾都被单独养殖在空间较小的小篮子里,饲养员正小心翼翼地投喂养料。黄汉杰介绍,这里是种虾养殖厂房,养在小篮子里被细心照料的是待产卵的雌虾,卵孵化后,幼苗就会顺着水槽已设计好的既定路线来到育苗池,饲养员会给它们投喂牛奶、豆浆,调配益生菌等,待长到一定程度时,再以虾苗的形式上市,或者转移到商品虾的养殖车间进行养殖。
黄汉杰表示:“我们实行工厂化的孵苗,在每个塘面、每个池面安装探测器,实现智慧化管理,把水体控好、养好。在立体标准池环节,我们也采用科技手段,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据悉,该产业园正在探索村企合作的新模式,发展产业集群助力乡村振兴,实现“联农、带农、助农”共同富裕目标。目前,该公司已制定了系统化、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培训规程。养殖户加盟后,公司将帮助做好鱼塘改造,帮养殖户把好入门第一关。同时,对养殖户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在虾苗、饲料供应等方面,根据养殖户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支持。目前,龙溪及周边已确定加盟的养殖户有4家,鱼塘面积超200亩。
“现在已经有四户村民跟我们合作,还有十几户在协谈中。附近的居民也可以参与养殖,我们提供技术跟尾苗,做到“产业+集群+金融”,促进联农带农。”新蓝龙数智农业产业园董事长黄美玲说。
据了解,接下来,龙溪街道将在做好蓝龙虾产业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积极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带动群众就业和增收,以产业振兴不断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