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圆明园被烧毁始末:三天三夜大火,人类文明史上的惨痛记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圆明园被烧毁始末:三天三夜大火,人类文明史上的惨痛记忆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02/08/79296514_1145745623.shtml

圆明园的被毁,不仅是园林艺术的损失,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巨大灾难。1860年10月18日至21日,英法联军在米切尔中将的率领下,对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清代皇家园林进行了长达三天三夜的焚烧,使其化为灰烬。

火烧圆明园的具体时间

1860年10月18日,这是一个永远被铭记的日子。在这一天,英法联军在米切尔中将的率领下,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了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烟云笼罩北京城,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

火烧圆明园的原因

圆明园之所以被烧毁,其背后的原因复杂而深刻。一方面,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是导致圆明园毁灭的重要原因。当时清政府闭关锁国,国力衰弱,无法抵抗外敌的侵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一路势如破竹,直逼北京。另一方面,英法联军的贪婪和残暴也是导致圆明园毁灭的直接原因。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毁灭这座人类文化的瑰宝。

具体来说,英法联军之所以决定烧毁圆明园,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报复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遭到了清军的顽强抵抗。为了报复清政府的抵抗,英法联军决定对圆明园进行报复性焚烧。
  • 掩盖罪行:在占领圆明园后,英法联军进行了长达数日的掠夺。他们将园内能够拿走的文物和珍宝洗劫一空,无法搬走的则任意破坏。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他们决定烧毁圆明园,以毁灭证据。
  • 发泄私愤:英法联军中的一些军官和士兵对圆明园中的珍宝和美景垂涎已久。在占领圆明园后,他们像一群饿狼一样扑向了园中的财宝。然而,这种贪婪和残暴的行为并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决定通过烧毁圆明园来发泄自己的私愤。

火烧圆明园的过程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入圆明园。面对这座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英法联军中的军官和士兵们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贪婪与欲望。他们成群结队地涌入园中,开始了疯狂的劫掠。

据统计,英法联军从圆明园中抢走了大量金银财宝、瓷器玉器、书画古籍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或被运回欧洲供人观赏,或流散于民间不知所踪。然而,劫掠并未满足侵略者的野心。为了报复清政府的抵抗和惩罚中国民众的反抗行为,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做出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决定——烧毁圆明园。

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法联军在米切尔中将的率领下冲入圆明园。他们不仅抢劫了园内的剩余财物,还纵火焚烧了整个园林。大火瞬间蔓延开来,熊熊的烈焰吞噬了圆明园的一切。圆明园的宫殿、塔楼、树木等建筑和植被都难逃被大火焚烧的命运。在这场浩劫中,无数珍贵文物毁于一旦,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

在圆明园被烧毁的过程中,还有一些令人痛心的细节。据历史记载,在圆明园被烧毁时,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这些无辜的生命在侵略者的暴行下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历史资料与证据

关于圆明园被烧毁的历史资料和证据丰富而详实。以下是一些可靠、准确的历史资料和证据:

  • 历史文献记载:在当时的历史文献中,对火烧圆明园的事件有详细的记载。例如,《清史稿》等官方史书对圆明园被烧毁的过程和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 目击者证词:在圆明园被烧毁的过程中,有一些目击者亲眼目睹了这一惨痛的历史事件。他们的证词为我们了解圆明园被烧毁的真相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 考古发掘成果:在后来的考古发掘中,考古学家们在圆明园遗址中发现了大量被烧毁的文物和建筑遗迹。这些考古发掘成果为我们还原了圆明园被烧毁的惨烈场景。
  • 影像资料:虽然当时没有照片或视频记录下火烧圆明园的过程,但后来的影视作品和纪录片通过复原和再现的方式,让我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这一历史事件的震撼和惨烈。

对圆明园被烧毁的深刻反思

圆明园被烧毁的事件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反思和教训。首先,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帝国主义侵略的残忍和无情。在侵略者的暴行下,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难和损失。其次,它让我们更加珍惜和爱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圆明园作为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汇聚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华。它的毁灭意味着这种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最后,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只有强大起来,才能保护我们的家园和文化。

圆明园之火,烧了三天三夜,却烧不尽中华民族对文明的渴望和对历史的铭记。这段历史虽然痛苦,但却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铭记历史教训,努力发展国家实力,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让中华文明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