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学会科学养“声”,避免“老年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学会科学养“声”,避免“老年嗓”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462705

当曾经洪亮悠扬的嗓音随着年岁见长变得嘶哑低沉时,您是否感到很困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还有“救”吗?别急,让我们一起解开这个声音之谜,看看如何科学养“声”。

《嗓音障碍指数量表简化中文版VHI-10》中提到,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常常感到说话时气短、声音的稳定性和清晰度不如以往、有意减少与亲朋好友的会话等现象,这就说明嗓音问题已经亮起“红灯”,需要重视!

研究表明,良性声带病变如声带息肉,是60岁以上老年人声嘶最常见的病因,其次,恶性病变、声带麻痹、功能性发声障碍及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炎性病变、喉咽反流引起的慢性喉炎也很常见。

排除上述的常见原因,才能考虑是否发生老年嗓。所谓的老年嗓,是由于喉老化引起嗓音的年龄相关性改变,又称年龄相关性嗓音改变。有研究统计了60岁至77岁的老年患者,结果表明约12%~29 %的老年人有嗓音障碍,其中8%的病因为老年嗓。

老年“嗓”有哪些特点?

常见的症状有:声音颤抖、沙哑,说话时声音有中断现象,说话声音变轻、说话速度变慢,常有咽喉不适、口干等。

发生的原因有:老龄化导致声道的生理改变,包括声道变长、肺功能降低、声带变硬等,有长期的吸烟饮酒史,过度或不正确的使用声带。

科学养“声”

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七要九不要”,学习如何科学养“声”,可以有效改善和预防老年嗓的发生。

七要

  1. 要多饮水
  2. 要让嗓子适当休息
  3. 要多休息、多放松
  4. 要放慢语速、多作停留
  5. 要以适合自身的音调说话
  6. 要学会享受愉快的生活方式
  7. 要用理性的态度面对问题或困难

九不要

  1. 不要吸烟
  2. 不要大力咳嗽
  3. 不要过分清喉咙
  4. 不要放声大哭或大笑
  5. 不要长时间不停地用声唱歌或说话
  6. 不要用太高或太低的音调唱歌或说话
  7. 不要吃大量辣、油腻、煎炸等刺激性食物
  8. 不要饮大量刺激性饮品,如酒、咖啡和浓茶
  9. 不要在嘈杂环境下大声说话,如在卡拉ok、游乐场等

分享小妙招

最后,分享一个小妙招,我们称之为“吸管法”。这是一种低成本、易实施的治疗方法,可广泛应用于语音疲劳的人群,不仅仅限于老年嗓!

准备材料:细吸管、半杯水

方法:将吸管插入水中,嘴含住吸管另一头,均匀吐气,控制在水中吐出气泡的大小和速率尽可能保持一致。通常一天需进行数次,每次2~5分钟。让我们跟着短视频学习一下吧!

视频

学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