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宏观投资体系:如何穿越周期实现长期回报
全球宏观投资体系:如何穿越周期实现长期回报
Global Macro投资体系是一种专注于全球市场的投资策略,涉及股票、债券、商品和外汇等多种资产类别。该体系的核心在于识别不同经济体的宏观经济环境,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本文将深入探讨Global Macro投资体系的原理和实践,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复杂的市场环境。
高增长高通胀经济体的投资策略
在高增长、高通胀的经济体中,投资者需要持有增长和通胀驱动型资产。同时,为了对冲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带来的挑战,还需要部署适度的债券空头。例如,当前的日本市场就呈现出这种特征。
此外,这类经济体的投资机会往往集中在特定领域。例如,曾经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带动了国内商品需求的扩张,而当前美国在设备领域的资本开支则带来了科技领域的超额回报增长。
低增长低通胀经济体的投资策略
在低增长、低通胀的经济体中,如当前的中国、曾经的美国、欧洲及日本,股债长期维持深度负相关。在这种环境下,贴现率的下降会在长周期中推动风险资产回报上升,从而提升平衡组合的回报。股票资产面临的增长下滑和通缩风险带来的折价,可以通过债券多头来有效对冲。
宏观趋势的相互影响
高增长与低增长、高通胀与低通胀的经济体之间存在一定的低相关甚至是负相关关系。例如,当高增长经济体遭遇衰退或货币紧缩时,低增长、低通胀经济体可能会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反之亦然。
财政政策与商品资产
全球债务水平的上升通常会导致黄金和商品资产的长期回报上升。从历史角度看,债务水平往往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商品资产的长期配置显得尤为重要。
商品资产与汇率的关系
商品资产的价格与购买力平价、利率差异等因素密切相关。当全球非美经济体繁荣时,投资者更倾向于在这些市场举债投资,这将推动美元贬值、商品升值。反之,当非美经济体资本回报率下降时,美与非美利差扩大,又会推动美元升值,增加商品价格波动。
利率与汇率的作用
利率反映单一经济体的绝对资本回报水平,而汇率则反映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相对差异。两者在不同周期下的表现特征不同,但作为强周期性资产,它们都能为投资组合贡献来自不同经济周期的回报。
其他影响因素
除了主要资产类别外,投资者风险偏好等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资产价格异常波动。例如,在金融危机期间,全球增长停滞可能导致股票和商品遭遇灾难性下跌。因此,短期风险管理同样重要。
组合投资的效果
通过根据环境变化战略性地持有不同经济体的股票、债券、商品、外汇及其他资产,可以实现组合的长期穿越周期性回报。下图展示了2006年至2024年跨市场、跨资产布局的投资效果。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