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5A隐形战斗机:贴着“中型机”的标签,其实称得上“重型机”
歼-35A隐形战斗机:贴着“中型机”的标签,其实称得上“重型机”
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款第五代隐形战斗机歼-35A在第十五届珠海航展上公开亮相,其强大的性能参数和卓越的飞行表现引发广泛关注。本文将详细介绍歼-35A的技术特点和战略意义,并对比分析其与美国F-35、俄罗斯苏-57等其他第五代隐形战斗机的性能差异。
歼-35A(J-35A)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款第五代隐形战斗机,在第十五届珠海航展上公开亮相,并在开幕式上进行了精彩的飞行表演。机尾喷出的耀眼马赫环表明,该机搭载的国产涡扇-19(WS-19)中推发动机性能强劲。
与10年前参与第十届珠海航展时的歼-31(J-31)不同,虽然歼-35A仍然贴着“中型战斗机”的标签,但其不低于28吨、大约30吨的最大起飞重量,足以与一架双引擎的歼-11B重型战斗机相提并论,实际上已经达到了重型战斗机的标准。
港媒文汇网在报道歼-35的参数时,给出了最大起飞重量35吨的指标。若这一数据属实,意味着在第五代隐形战斗机领域,歼-35已经能够与最大起飞重量35吨的俄罗斯苏-57“超级苏霍伊”相提并论。
据五角大楼一名官员透露,此前美军方曾认为中国研制的第二款隐形战斗机J-31(当时的命名),将是与F-16“战隼”类似的中型战斗机,并发展出相应的对策。但是,最大起飞重量达到“重量级”的歼-35A战斗机,却彻底超出了美军方高层的预期。
双发的J-35具备超音速巡航性能,最大飞行速度2.2马赫,拥有1350公里的作战半径,机腹隐蔽弹舱加机翼外挂最大载弹量可达8吨。所有这些J-35A所体现出来的性能参数,已经超越了不具备超音速巡航性能、最大飞行速度1.6马赫、采用单台发动机驱动的美国第二款第五代F-35“闪电Ⅱ”联合攻击/战斗机。
这就表明J-35A战斗机可以飞越更大范围的空域,执行相关的截击和制空作战任务,同时也可以在飞行区域内拥有较长的滞空时间能够徘徊待命,从而完成对敌方战斗机等军机的突袭和狙杀。
据沈飞沈阳研究所王永庆研究员表示,J-35A可以与F-15、F-16和F/A-18E/F等战斗机进行“单向透明”的作战。意思就是J-35A可以在这些国外先进的第四代战斗机还没有看到它的时候,就已凭借出色的态势感知性能,探测和锁定了对方行踪并发射霹雳-15(PL-15)远程空空导弹将目标摧毁。
原本在西方媒体的相关报道中,总是认为中俄两国研制的第五代隐形战斗机性能不如美国,甚至都不愿意承认俄罗斯已经列装的苏-57为第五代战斗机,称其雷达反射截面积大不具备隐形性能。现在,歼-35A在珠海航展开幕式进行飞行表演时,所体现出来的超音速和强悍的机动性能,让西方媒体非常惊讶,开始承认歼-20和歼-35A不亚于美国的F-22和F-35,中国研制的具备后发优势的第五代战斗机的性能甚至已经超越了美国。
歼-35A战斗机的横空出世,让西方终于认识到中国的隐形战斗机技术已经很强大,在航程、作战半径、载弹量、电子设备上已经对美国以对地攻击为主兼具空战能力的F-35联合攻击/战斗机胜出。西方许多国家早已习惯了美国在战斗机领域的领先地位,战斗机就是美国最强的偏见,长期以来已经深入骨髓。自身捣鼓不出第五代隐形战斗机,不是花大价钱采购装备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就是干脆直接躺平装死,吃着第四代战斗机的老本。
歼-35A隐形战斗机的研制成功,并通过第十五届珠海航展高调亮相,这是中国在高科技航空装备上的一次自信的体现,终于打破了长期在西方世界形成的固有的美国战斗机领先全球的认知。法国媒体甚至惊呼,中国的崛起已经对西方构成所谓“威胁”,尤其是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格局可能出现改变。西方有防务观察人士认识到,歼-35A隐形战斗机不只是中国技术的突破,待大量装备中国空军以及对友好国家销售以后,就将彻底改变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战略格局。
歼-35A隐形战斗机,采用常规的气动布局,在设计的时候注重低速升力特性与操控能力,并且还有比F-35联合攻击/战斗机更高的飞行速度与机动性能,拥有极为广泛的装备发展前景。假以时日,歼-35A隐形战斗机将大量装备中国空军,歼-35B型或者C型也将正式入列中国海军航空兵,成为航母标准的舰载战斗机。中国军队的打击能力将大幅度地增强,西方国家就得重新面对中国的强势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