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专业!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别慌,康复治疗来帮忙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专业!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别慌,康复治疗来帮忙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04730438_374113

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是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肩峰与肱骨头之间出现明显的凹陷。这种状况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导致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本文将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预防措施和康复治疗等多个方面,为您详细解析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相关知识。

一、为什么会出现肩关节半脱位?

专家表示,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主要考虑有如下几个方面:

  1. 肩关节周围的稳定性肌肉,特别是三角肌中的冈上肌部分发生瘫痪或肌张力下降,这被认为是导致肩关节半脱位的最关键因素。
  2. 肩关节囊及韧带的松弛、破坏及长期牵拉所致的延长。
  3. 肩胛骨周围肌肉的瘫痪、痉挛及脊柱直立肌的影响等所致的肩胛骨向下旋转。

二、肩关节半脱位临床表现

早期阶段,患者可能不会感到任何不适。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受影响的一侧手臂长时间自然下垂,可能会出现牵拉感或疼痛。当上肢得到支撑或抬高时,这些症状通常会减轻或消失。

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肩部疼痛,并且相较于没有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这些患者可能会经历更多的肩关节活动受限。

三、临床诊断方法

  1. 触诊法:患者取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检查者用示指触诊患侧肩峰突起和肱骨头之间的距离,以其间可容纳的横指数表示脱位的程度。
  2. 人体测量学方法:用带有刻度的两脚规分别测量两侧肩峰突起与肱骨外上髁之间的距离。
  3. 放射学方法:患者取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以45度角倾斜投射角拍双侧肩关节X光片,测量肱骨头中心的水平延长线与关节盂中心的水平延长线间的垂直距离,或肩峰与肱骨头间隙的距离超过14mm或两侧间隙之差大于10mm。
  4. 其他:分级的Smith法及Van langenberghe法、Poppen法、测量肱骨头的下降率、肩胛骨下旋角等方法。

四、怎样预防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

良肢位的摆放很重要:

  • 仰卧位时,患侧肩胛骨下垫枕,使其处于前伸位,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和手指伸展。
  • 患侧卧位时,患侧肩前伸,前屈,伸肘,前臂旋后。
  • 健侧卧位时,患侧肩和上肢充分前伸,肘关节伸展。
  • 软瘫期主张用安置在轮椅上的支撑台或采取良好的放置姿势。(阴影部分为患侧)

合理使用护肩:应用正确的肩托将患侧上肢托起,减轻肩关节负荷,从而预防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

五、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治疗

  1. 患侧负重;
  2. 关节挤压;
  3. 快速刺激:治疗师手指伸直,在冈上肌、三角肌、肱三头肌上由近及远做快速摩擦或以冰块刺激;
  4. 保护肩关节全范围无痛性被动活动度;
  5. 改善肩胛带的弛缓状态;
  6. 上肢操球训练;
  7. 肩胛带负重训练;
  8. 木钉、滚筒、体操棒等训练;
  9. 物理因子治疗
  • 低频电刺激冈上肌和三角肌提高肌力;
  • 中频电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促进淋巴回流,缓解疼痛;
  • 电子生物反馈疗法,通过听觉或视觉反馈和电刺激,促进瘫痪肢体肌肉收缩,恢复大脑中枢对瘫痪肌肉的控制。
  1. 贴扎技术。

这些方法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疗人员指导实施,以确保安全有效。在康复过程中,定期评估进展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参考资料

1.《物理医学与康复名词》第一版
2.李爱东,刘洪涛,黄宗青等.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海南医学院学报》,2006
3.刘钦刚译。《循序渐进》华夏出版社2007.3 P286—290
4.郑悦承主编。软组织贴扎技术》台北合记图书出版社,2007.6. P164-165
5.孙启良,谢欲晓等. 偏瘫患者与肩关节半脱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5
6.李爱东,刘洪涛,黄宗青等.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海南医学院学报》,2006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