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到底有哪些动物登上了诺亚方舟?本文整理了历史上的理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到底有哪些动物登上了诺亚方舟?本文整理了历史上的理论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natgeomedia.com/history/article/content-17164.html

诺亚方舟的故事是西方文化中一个广为人知的传说,关于方舟上究竟有哪些动物的猜测,几乎与圣经本身一样古老。从中世纪的艺术表现到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科学水平,还意外地促进了生物学中物种概念的形成。

但这可没阻止画家和科学家作出各种五花八门——有时甚至荒唐——的猜测,揣摩到底有哪些动物成功登上方舟。他们的理论最终揭露的,与其说是关于方舟本身,还不如说是关于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还有科学发现的稳定进展。

中世纪对方舟的演绎

对方舟动物的猜测,几乎就跟圣经本身一样古老。现存关于这则圣经故事的最古老图像,就铸在一枚公元3世纪的硬币上。这枚青铜币的制造地点是现今的土耳其,上有方舟和两隻鸟,应该是指诺亚派出去看大地是否已乾的白鸽。

“我们天生就会受到跟动物有关的故事吸引。”伊莉莎白·莫里森(Elizabeth Morrison)说。她是洛杉磯J. 保保罗.盖蒂博物馆(J. Paul Getty Museum)的资深手抄本管理員,也是好几个关于中世纪动物绘画展览的策展人。

中世纪的人对自然世界特别著迷,也会设法将宗教的重要性連結到诺亚故事的各个方面,从彷佛教堂般的方舟的象征意义,到理论上诺亚对船上纯洁和不纯洁的动物的区分。中世纪的艺术家和科学家经常在动物寓言、有道德讯息和大量图片的书籍中表列这些动物以及跟诺亚叙事相关的精彩故事。

“诺亚方舟的故事还有一個额外的好處,就是充满戏剧性,”莫里森说:“这就像是世界末日——但你能拯救动物。”

结果,发人深省的文本和中世纪的画作中,充满了对这艘圣经大船上所救的海洋与陆地生物想象力爆棚的描述。

牛和长颈鹿和……独角兽?

但中世纪的艺术家到底特别描绘了哪些动物?包括那些可能因为日常生活而为人所知的动物在内,欧洲的艺术家对全世界有哪些野生动物可能所知甚少。举例来说,古英语的六经(Old English Hexateuch,指旧约全书的前六卷)是11世纪的盎格鲁撒克逊手抄本,上面画了牛、山羊和猪——是欧洲常见的家畜——两两一起离开方舟。

不过其他手抄本上描绘了更多异国动物,显示中世纪的欧洲跟世界其他地方的接触增加了,起先是透过贸易,然后是透过国际探索。

15世纪的雕刻师在英国的诺里奇主教座堂(Norwich Cathedral)中描绘的诺亚不只带着牛和鸟,还有猴子——这种动物应该不是北方地带的原生物种,但可能会因为动物园和当时的宫廷娱乐而为人所熟知。长颈鹿、孔雀和狮子也出現在那个时代对方舟的描绘中。

诺里奇的雕刻师还把另一种更奇幻的生物也纳入了方舟——独角兽。

“中世纪的人没有维基百科、喷射客机或是旅行的概念,”莫里森说:“他们没有信息管道。”

鉴于这种有限的视野,她说,那个时代的人很容易就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去阐述之前并不认识的动物的故事。结果,像是独角兽、狮鹫兽和类似龙的生物,常常会和真实动物并肩出现在动物预言和描绘方舟的插画文本中。

新兴的科学形塑了诺亚方舟的理论

中世纪的人可能以为像独角兽和龙之类生物是真的。但诺亚方舟的故事大都被解读为是象征性的,直到16世纪早期的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学者才开始把这个故事当成历史上的真实事件。

这为知识分子带来了真正的挑战,他们的任务是要将故事的细节和新興的科学概念、和欧洲在航海及远征热潮中发现的多采多姿的动物連結起来。这也导致了科学历史学家露丝·希尔(Ruth Hill) 所谓的“达尔文之前最原创且最具争议的物种起源争论”,还有大量跟诺亚方舟上的动物有关、但彼此竞争的理论。

举例来说,法国数学家尚·巴瑞尔(Jean Borrell)、又名约翰内斯·布泰奥(Johannes Buteo),他就主张只有93种动物登上方舟——他坚持,其他的动物都是从泥巴裡随机生出來的,因此不需要拯救。西班牙耶稣会教士贝尼多·佩雷拉(耶稣会Benito Periera)也有类似的推论,他说像苍蝇之类的许多种昆虫,並不需要船上的位置,因为牠们都是从自己吃的屍体上长出來的。英国探险家华特·罗利爵士(Walter Raleigh)则假设如骡子之类的“杂交”物種就沒有搭上方舟,因为牠们当时還不存在。

混种的疯狂——以及物种概念的诞生

到了17世纪,要让科学的新发现能符合诺亚方舟之类的圣经故事就更困难了。有一位这方面的学者,德国博学之士和耶稣会士阿塔纳奇欧斯·基尔学(Athanasius Kircher)就尝试用《诺亚方舟》(Arca Noë)一书来达成这个目的。这本1675年出版的书,探讨了在选择、照顾和把這些动物安置到方舟上的各个层面。


1675年,阿塔纳奇欧斯·基尔学出版了《诺亚方舟》(Arca Noë)一书,是对方舟故事的分析。基尔学假设诺亚应该不需要拯救任何推測是“杂交”的物种——所以,该书中的这幅插画,代表所有他认为非杂交的物种都会搭上方舟。 PHOTOGRAPH BY NATURAL HISTORY MUSEUM, LONDON, BRIDGEMAN IMAGES

基尔学对方舟上生物的想法尤其令人难忘——特别是因为他把罗利和其他科学家的“杂交”点子发挥到荒谬的极致。他認為许多陆地物種其实都是杂交种,不上方舟也很安全:包括由駱駝和花豹杂交出來的长颈鹿,还有乌龟和豪猪杂交生出來的犰狳(這兩种理论都不是事实)。

因为这些所谓“杂交种”所代表的可能性,基尔学想象的诺亚方舟只需要130种四足哺乳动物、30种蛇和150种鸟类,就能在洪水之后让地球重新充满生物。“基尔学把他的研究风格发挥到了极致,也就是到了崩垮的边缘。”科学家欧拉夫·布雷德巴赫(Olaf Breidbach)和麦可·吉塞林(Michael T. Ghiselijn)在《加州科学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中指出。

但事实上,基尔学、布泰奥和其他人的想法,其实最终在16世纪初帮了生物学中物种概念的诞生。在这些针对诺亚动物园作的心智实验之前,根本就没人听过这种概念,这也促使像布泰奥和基尔学这样的科学家把各种动物加以分类和排列,试图判断它们究竟值不值得登上方舟。

物种的概念来得正是时候——正如希尔指出的,所有动物都可能是方舟乘客的想法,很快就成了“高度不合理”。经过几个世纪对圣经动物时而充满幻想、时而分析式的观察,科学家和艺术家终于抛下过往、继续前进,并在无意中为我们对这个自然世界的理解留下了关键的垫脚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