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道的这首诗,虽仅50字,却是对人生和天道的深刻阐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冯道的这首诗,虽仅50字,却是对人生和天道的深刻阐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冯道的《天道》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诗中指出,人生的困顿与显达皆由天命,无需为此长吁短叹,只需把握当下,行善做好事,不必过于纠结于未来的前程。
冬去冰融、春来草生,自然规律如此,人亦应顺应天道。此诗不仅体现了冯道的做人之道,也反映了他的为官智慧。
在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冯道能历经四朝十帝而屹立不倒,正是因为他顺应了天道,不为名利所累,坚守本心。
这首诗启示我们,面对命运的无常,应保持豁达的心态,专注于当下的善行,让未来顺其自然地展开。这是一种超脱而又积极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细细体悟和践行。
《天道》原文
唐·冯道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
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
人生在世,是穷困潦倒,还是富贵显达,似乎都由命运的巨手暗中操控。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徒劳地发出声声叹息,徒增烦恼呢?此句传递出一种对命运安排坦然接纳的态度。
心得感悟:
命运,这个古老而神秘的话题,一直以来都深深吸引着人们的探讨。《论语》中讲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一语道破命运的不可捉摸。
回顾历史,无数仁人志士在命运的漩涡中起起落落。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然而,他却从未被命运的无情打倒,反而以豁达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他在黄州时,留下了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的千古名句,尽显其洒脱不羁的人生态度。
苏轼的诗词文章千古流传,他面对命运的那份从容与淡然,更是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
我们应该明白,命运或许是我们无法左右的,但我们对待命运的态度却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与其整日抱怨命运的不公,沉浸在消极的情绪中,不如以一颗平和的心去接纳命运的安排。在有限的人生里,努力探寻生命的真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让生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这句诗告诫我们,要一心一意去做善事,不要总是去纠结未来的前途会如何。它强调的是专注于当下的行动,不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而忧心忡忡。
心得感悟:
这是一种纯粹而又坚定的处世哲学。《论语》倡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核心便是引导我们心存善念,多做善事。
当我们一心向善,不再执着于未来可能得到的回报与得失时,我们的内心会变得更加纯净和安宁。每一次善意的举动,都如同在黑暗中点亮的一盏明灯,不仅能温暖他人,也能照亮我们自己前行的道路。
我们无需过分担忧未来的前程,因为当我们始终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时,命运自然会给我们最恰当的安排。正所谓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前路有光,初心莫忘”。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
寒冬离去,冰雪必然会消融;春天来临,青草自然而然就会生长。这是大自然亘古不变的规律,同时也暗示着人生的境遇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
心得感悟:
此句以生动的自然现象为喻,阐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易经》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人生恰似四季更迭,有寒冷的冬天,也有温暖的春天。当我们身处困境,就如同置身于寒冬,千万不要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因为困境只是暂时的。
只要我们心怀希望,坚守信念,随着时间的流逝,困境终将过去,美好的事情也会如期而至。就像冰雪消融之后,迎接我们的便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
我们要坚信否极泰来的道理,在人生的低谷时期,不要抱怨,不要放弃,而是要默默积蓄力量,耐心等待时机。当春天来临,我们便能顺势而为,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人生的每一段经历,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是成长的宝贵财富,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
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道理,自然的规律和天理是如此清晰明了。此句是对前文的总结,着重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和命运安排的重要性。
心得感悟:
这是对整首诗的升华,它提醒我们要敬畏自然规律,用心去洞察人生之道。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世间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我们必须遵循这些规律,切不可逆天而行。无论是命运的起伏,还是善恶的因果报应,都有着内在的逻辑。
当我们领悟了这些道理,就能以更加豁达、从容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不再为生活中的琐事而焦虑,不再因一时的得失而浮躁,学会顺应自然,坦然前行。
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用心去领悟这些蕴含在自然和人生中的道理,让它们成为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如此,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收获内心的宁静与幸福。
愿与君共勉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