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虫的养殖技术(养殖期间要根据气温和水温调节水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红虫的养殖技术(养殖期间要根据气温和水温调节水位)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ke82.com/view/16s590234u0.html
红虫,又称摇蚊幼虫,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的优质饵料。其蛋白质含量高,适口性好,是鱼虾蟹等水生动物的理想食物。本文将详细介绍红虫的养殖技术,包括建养殖池、养殖准备、种苗采集、日常管理、病害防治、适时采收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帮助读者掌握红虫养殖的关键要点。
一、红虫的养殖技术
- 建养殖池
- 红虫养殖池用砖块浆砌而成,池底用水泥沙浆抹平,池子大小因地制宜,面积50-300平方米,益小不益大。
- 池形长方形,池高40厘米,排水口设在池底靠近排水渠的一边,排水管用直径10厘米的PVC管制成,每1000-2000平方米设50-80平方米、深60厘米的化粪池1个。
- 养殖准备
- 红虫养殖池底泥用池塘淤泥最好,壤土次之,不宜使用砂质土,泥土粒径要小于80目,底泥厚度约5-8厘米并铺设均匀,水深约12-15厘米。
- 每100平方米施用经发酵的猪粪等有机肥150千克,施用有机肥后用1ppm漂白粉带水消毒。
- 种苗采集
- 红虫种苗主要有两种获取方式,其一是自行到野外采集野生红虫,优点是成本低,缺点是养殖效益没有保障且养殖规模成型周期长。
- 其二是到专业的红虫养殖场购买种苗,优点是品种可控且养殖成型周期短,缺点是成本比自行采种高,因此小规模养殖时可自行采种。
- 日常管理
- 红虫养殖期间要根据气温和水温调节水位,例如气温大于35℃或水温小于10℃时水位保持在15-20厘米,气温小于35℃或水温大于10℃时水位保持在12-15厘米。
- 另外第一次采捞高峰期过后要及时补充经发酵的有机肥,补充量为100平方米施用50千克。
- 病害防治
- 红虫的病害比较少,一般情况下很少发生病虫害,但集约化养殖时红虫的病害也将增多。
- 例如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就可侵害红虫,同时水虿(蜻蜓的幼虫)、泥鳅、黄鳝等也会捕食红虫,虽然目前尚无具体的预防措施,但可在每次加入有机肥的同时用1ppm漂白粉带水消毒。
- 适时采收
- 红虫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初次采收时间为施入底肥的15天后,其他采收时间为加入有机肥的4-5天,但具体采收时间因生长情况而定。
- 以红虫个体长到最大但尚未羽化前采收最佳,每个养殖池在采收高峰期可连续采收3-5天,采收时用60目尼龙网从底泥中捞取。
- 注意事项
- 红虫的饲料比较独特,主要是猪、牛、羊、鸡、鸭、鹅等禽畜粪便和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秸秆,但一定要充分腐熟发酵后施用。
- 红虫一般情况下很少发生病虫害,但养殖密度过大时也可能爆发病虫害,预防措施是每次加入有机肥时用1ppm漂白粉带水消毒。
- 红虫养殖一定要及时采食,原因是红虫生长速度极快且发育成熟后会羽化成摇蚊,因此要在个体长到最大但尚未羽化之前采收。
二、红虫吃什么食物
- 红虫多数取食水体中的有机物,在淤泥或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因为缺少鱼虾等天敌,可以大量繁殖。
- 除了环足摇蚊属中某些专吃植物的种类外,其余种类可分肉食性与杂食性两大类,肉食性种类以甲壳类、寡毛类和其他摇蚊幼虫为食,而杂食性则以细菌、藻类、水生植物和小动物为食,可以在相对缺氧的环境中生活。
热门推荐
病毒式技术心理学:从ChatGPT的爆火说起
弘一法师:不要过度同情任何人,同情谁,你的潜意识就背负谁的命
水彩笔写不出来怎么办?解决各种水彩笔绘画难题的实用指南!
英语四级听力:4种技巧助力提升速度与准度
三国时期的军事转折点——合肥之战概述
如何让不回复信息的人及时回复,分享几个实用技巧,尤其第6条
伦敦大学学院本科课程接受高考成绩申请
地理加权回归GWR简介
春节返乡、出游提前做好异地就医备案,看病可直接结算
三十一条指引给直播带货立规矩
年薪超50万元!兽医荣登美国2025高薪职业榜首!宠物经济激活消费新潜能
全球最受欢迎10款步枪:性能、参数与优缺点分析,你喜欢的第几名
Excel定位功能在哪里?快速定位需要的数据或单元格
独臂农民苦练书法30年,楷书录入中华字体库
城管摆摊的十大忠告:如何合规经营,避免罚款
中国第一所陆军学堂-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生出将入相,权倾一时
电磁感应加热器的基础知识
战国红玛瑙佩戴禁忌与好处全解析:适合人群、戴哪只手、搭配建议
如何通过写作来巩固学习知识
excel表格制作自动计算公式步骤!网友:现在彻底学会了!
眼睛充血怎么办?这些治疗方法请收好
高频振动台振幅的单位及其重要性
身体好不好,10个简单小方法自测一下,太实用了!建议收藏!
范式是什么意思?
军事投送大数据:让军事行动更智能化
工资代账法律问题探讨:代账是否犯法?
崴了脚脖子怎么办? 怎么处理才能好得快?
玩转“歇后语”的文化谐音:对中国传统智慧的搞笑解读?
Pandas 相关性分析
城市更新的持久战:老街新生的成功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