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有这5种表现,可能是脑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睡前有这5种表现,可能是脑梗
引用
1
来源
1.
http://news.cnwest.com/tianxia/a/2025/02/22/23003858.html
脑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且常在夜间发作。那么,睡前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引起警惕?如何提前预防?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睡前这5种症状要警惕脑梗
脑梗,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发病时,患者可表现为语言障碍、肢体麻木、视物异常及头晕头痛等。
临床数据显示,大多脑梗发生在后半夜。因为此时人体血液黏稠度最高,且人在睡眠状态下血流速度较慢。如果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或者血管狭窄,就容易导致脑血管堵塞,引发脑梗。睡前若出现下列症状,就要当心了:
- 进行性头晕、头痛:睡前出现进行性发展的头晕、头痛症状,且比平时更剧烈,看东西天旋地转,这可能是脑组织缺血引发血管痉挛所致。
- 身体一侧发麻:脑梗后,由于一侧头部神经受压迫,身体一侧会突然发麻不适,伴有言语不清的表现。
- 视物不清:睡前突然两眼发黑、视物不清,休息后仍无法缓解,这可能是因颈内动脉眼动脉段供血不足,引发视网膜缺血。
- 频繁打哈欠:睡前频繁打哈欠,伴随全身无力、嗜睡、明显头晕等症状,需警惕脑部严重缺氧。
- 经常流口水:睡觉时流口水,同时伴有嗜睡、头痛或嘴眼歪斜等症状,这可能是局部脑组织缺血所致。
如何快速识别脑梗?牢记“120”口诀
对于脑梗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如果能很快进行溶栓治疗,使血管再通,血流恢复,大部分患者可回归家庭和社会。因此,快速识别脑卒中的症状至关重要。大家可通过“120”口诀判断:
- 1指“1张脸”:检查患者面部是否出现不对称,如口角歪斜。
- 2指“两只胳膊”:让患者双手平举,观察是否有一侧手臂无力或无法抬起。
- 0是谐音,指“聆听患者讲话”:观察其是否突然失语或言语表达含糊不清。
只要发现“120”口诀中的任何一项异常,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救治。
如何自查脑梗发生风险
高血压、吸烟、心脏疾病等是脑梗高危因素,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腹型肥胖等,也会增加患病风险。可根据以下项目自查,预测脑梗发生风险的高低:
- 高血压:高血压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收缩压每升高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会增加数倍。我国诊断高血压的标准为收缩压(俗称“高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俗称“低压”)≥90毫米汞柱。
- 超重或肥胖:体重过重或肥胖可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等,这些都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
- 抽烟、酗酒: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吸烟者的血管内皮,促进血栓形成;过量饮酒会升高血压,诱发心律失常,增加脑梗风险。
- 高盐高脂饮食:高盐饮食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之一,高脂饮食是引起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日的盐摄入量为6克,盐敏感性高血压人群最好控制在3克以下。
- 缺乏体力活动:缺乏运动或体力劳动,肥胖、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肌肉疾病等都可能出现。
- 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脑梗虽然不是遗传性疾病,却是一种与遗传相关的疾病,具有家族聚集倾向。如果直系亲属中有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那么患脑梗死的风险可能比普通人更高。
早预防是关键
脑梗不是“一次发病,终身免疫”,而是“一次发病,再发频繁”。了解正确的预防知识,可尽早防控脑卒中,避免发病或减少后遗症。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 保持充足睡眠。
- 晚上减少暴饮暴食,特别是高糖、高盐、高脂食物;多摄入蔬果、谷物杂粮、鱼虾类食物。
- 尽量少喝酒,戒烟并避免吸二手烟。
- 避免情绪波动过大,情绪激动会加重心脑负担。
-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以增强身体素质。
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如果发现口角歪斜、突然流口水、肢体麻木乏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争取在治疗时间窗之内进行治疗。此外,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饮食、定期参与体育活动,以及保持规律作息。
有脑卒中家族史的人群,要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尤其是脑卒中相关筛查,如颈动脉超声、脑血流动力学检查等,及早发现异常指标和潜在问题。
热门推荐
老当益壮:锻炼如何增强老年人的独立性
百福图:收藏100种福字,迎接新年好运!
从甲骨文到现代,“福”字书法的文化传承
福气满满!书法“福”字融入家居设计,让年味更有新意
肝功能检查前注意事项及结果解读
首都儿研所发布秋冬宝宝咳嗽防控指南
秋冬宝宝咳嗽,爸妈必学辨病法!
春季宝宝咳嗽怎么破?中医有妙招!
宝宝咳嗽声里的健康密码:肺炎、喉炎、百日咳大揭秘!
糖尿病足的管理要点:从日常护理到入院接诊及出院随访,一文讲透
糖尿病足预防8式:从症状识别到专业护理全方位指南
医美行业微信公众号个性化菜单设置指南
燕青和李师师真的私奔了吗?
汕头南澳岛:广东最美海岛的梦幻之旅
被咬后打狂犬疫苗的最佳时间
自己缴社保和公司缴,有何区别?
自己和公司缴纳15年社保,养老金差距有多大?看完知道怎么选择了
正确使用微波炉,这8️⃣点很多人不知道!!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中关于设备维护的要求有哪些?
库仑定律:两个电荷之间静电力的计算公式
电场、电压、电流的本质
陈姓的起源与发展:华夏大姓的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
老年人咳嗽声音的秘密:揭示健康隐患
冬季警惕老年人肺炎:从咳嗽声开始
做好这几点远离心血管疾病,权威指南给出答案!
头痛、眩晕、乏力?小心脑供血不足!4类人群要注意!
一听到咳嗽就暴怒?背后竟是心理创伤!
Perplexity AI vs ChatGPT:谁更能帮你高效工作?
江桥抗战:马占山如何顶住压力打响抗日第一枪
西洋音乐的魅力:从巴洛克到现代,探索音乐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