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为了博眼球抢流量,她竟生吞两斤肥肉,她们是这样赚钱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为了博眼球抢流量,她竟生吞两斤肥肉,她们是这样赚钱的?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JDFR6R70556ALYS.html

在短视频平台上,一位主播为了吸引眼球,竟然生吞了两斤肥肉。这种令人咋舌的行为,不仅让她收获了大量关注,还成功带货赚取了可观的收益。这种"奇葩吃播"现象,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它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吃播的迭代更替:从吃爽到"奇葩"

吃播现象早已不是新鲜事。最初,大胃王们凭借惊人的食量火遍全网,观众一边羡慕他们"怎么吃都吃不胖",一边感慨"真是个饭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简单的吃播形式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

于是,吃播内容开始向"奇葩"方向发展。鱼肥油、茄子秆、辣到满脸飙汗的魔鬼辣椒,甚至是生的动物内脏……这些令人感到恶心、刺激的食物,逐渐成为吃播的主角。这种极端的内容确实更容易吸引眼球,获得平台的推荐,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为流量"自虐":背后的商业逻辑

主播们为何愿意冒着健康风险进行这种"自虐式"吃播?这背后是一套赤裸裸的商业逻辑。

  • 引流:吃播表面上是"吃",实际上吃的不是食物,而是观众的眼球。只要视频火了,就能带来可观的流量变现,包括广告费、打赏和带货佣金等。

  • 内卷:随着竞争加剧,普通吃播很难再出圈。为了脱颖而出,主播们不得不采取更加极端、猎奇的方式。然而,这种行为往往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甚至有人因此引发急性胃炎、喉咙损伤,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观众的心态:我们真的想看吗?

这种"奇葩吃播"现象,表面上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但实际上揭示了一种娱乐消费的病态。人们一边感叹"太恶心了",一边又忍不住观看,甚至在群聊中分享。这种现象背后,反映了人性中的一些深层次心理:

  • 好奇:"这人怎么能干出这种事?"
  • 心理满足感:通过观看他人的难受画面,反衬出自己的舒适感。
  • 从众心理:大家都在看,自己也不愿意错过。

反思与启示

"奇葩吃播"虽然能带来流量,但这种内容缺乏深度,粉丝黏性并不大。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应该是那些能够传递正能量、具有长期价值的内容。吃播本应是分享美食,传递喜悦和生活趣味,而不是挑战人类底线的"表演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