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等拉缸了才后悔:这3个驾驶习惯要不得!
别等拉缸了才后悔:这3个驾驶习惯要不得!
发动机拉缸是一种严重的故障,不仅维修成本高昂,还可能影响行车安全。这种故障往往与驾驶习惯密切相关。本文将为您揭示三种可能导致发动机拉缸的不良驾驶习惯,并解释其背后的原理。
在探讨可能导致拉缸的驾驶习惯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个基本常识:活塞与气缸壁之间并非严丝合缝。这是因为活塞在工作过程中会受热膨胀,如果完全贴合,活塞膨胀后可能会卡死在气缸内。
实际上,活塞的直径略小于气缸壁的直径,它们之间的密封主要依靠活塞环来完成。活塞并不直接接触气缸壁。然而,当活塞在气缸内上下运行并换向时,活塞环的底部(也称为“裙部”)会与气缸壁发生撞击。
下图是一个从车上拆卸下来的活塞,可以看到裙部有明显的磨损痕迹,这就是与气缸壁撞击摩擦产生的结果。
虽然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间隙很小,这种冲击力通常不会对气缸壁造成太大影响。但为了进一步降低磨损和噪音,许多发动机的活塞裙部都采用了特殊涂层。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哪些不良驾驶习惯会增加拉缸的风险:
1. 冷车急加速
冷车启动时,发动机的润滑条件较差,同时活塞温度较低,与气缸壁之间的间隙达到最大。如果此时进行急加速,动力输出最大化,活塞裙部与气缸壁之间的冲击力会显著增加。
2. 不正确应对发动机高温
发动机过热会导致活塞过度膨胀,有可能直接摩擦气缸壁,从而造成严重损伤。对于家用汽车来说,当水温报警灯亮起时,最安全的做法是尽快停车熄火,避免水温进一步升高。切勿原地怠速,因为这样可能无法确定高温的具体原因。
3. 喜欢拖挡行驶
这是部分手动挡车主的常见问题,他们认为高挡位低转速能节省燃油,即使发动机动力明显不足、抖动严重时也不愿意及时降挡。这种驾驶方式长期下去必然导致拉缸。
当动力不足时,燃烧膨胀推动活塞的力量几乎与阻力持平,活塞会剧烈抖动,裙部会以很高的频率撞击气缸壁。拖挡时发动机发出的“哐哐”声就是活塞剧烈撞击气缸壁的结果。长期如此,拉缸的风险自然会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