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43114769.html


文档简介

主讲人:王树鹏

半夏泻心汤的来源与特点

半夏泻心汤来源于《伤寒杂病论》,是经方中的代表方剂之一,具有辛开苦降、寒温并用、补泻兼施、升降有序的特点,被誉为治疗脾胃病的总方。国医大师周仲瑛先生曾评价:“用好半夏泻心汤,就可以应付一半脾胃病。”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原文】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俱,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以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149)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

【原文】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半夏泻心汤的主证

  • 呕吐
  • 胃气上逆
  • 心下痞
  • 寒热错杂于中焦
  • 气机阻滞于中焦
  • 肠鸣
  • 下利
  • 清气下陷

半夏泻心汤证病机分析

《诸病源候论·诸痞候》:“诸痞者,营卫不和,阴阳隔绝,脏腑痞塞而不宣,故谓之痞”,“其病之候,但腹内气结胀满,闭塞不通。”

《丹溪心法·痞》:“填满痞塞者,皆土之病也。”

中焦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为阴主升,胃为阳主降,正常情况下,脾升胃降,是为阴在上阳在下,为“泰”象;如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则在上为呕,在下为利,阴阳不相交,是为“痞”。

心肺胃肾肝脾辨痞满与胀满:“胀满内胀而有形;痞者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也”

《丹溪心法·痞》辨虚实:中指出:“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邪无滞而痞者,虚痞也。”

《景岳全书·痞满》论治疗:辛开苦降、消补兼施的枳实消痞丸更是后世治痞名方。

《兰室秘藏·心腹痞闷门》

半夏泻心汤证病机分析

寒热错杂于中焦,致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气机阻滞于中

脾胃气虚,湿热内蕴

半夏泻心汤方药组成

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

三两姜参炙草芩,一连痞证呕多寻,半升半夏枣十二,去滓重煎守古箴。

半夏泻心汤方义分析

半夏、干姜——温中散寒

黄连、黄芩——苦寒清热和胃

人参、大枣、甘草——益气和胃

辛开苦降、寒温并用、攻补兼施

“中气得和,上下得通,阴阳得位,水升火降。”(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

治疗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胃下垂、十二指肠壅积症、神经性呕吐、慢性肠炎等。

Marshall与Warren早在1910年Schwartz就提出“没有胃酸就没有溃疡”(Helicobacterpylori,下称Hp)“没有Hp就没有溃疡和溃疡复发”

半夏泻心汤的加减

  • 胃返酸或吞酸加煅瓦楞子、乌贼骨等
  • 胃胀满加枳实、枳壳、厚朴等
  • 呃逆加旋覆花、代赭石等
  • 不欲饮食木香、砂仁、焦三仙等
  • 胃下垂加入柴胡、升麻等
  • 胃粘膜出血糜烂地榆炭、棕榈炭、儿茶等

泻心汤类方

  • 大黄黄连泻心汤:热痞,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
  • 附子泻心汤:热痞兼表阳虚,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前方加附子
  • 半夏泻心汤:寒热错杂痞,呕吐、心下痞、肠鸣下利
  • 生姜泻心汤:水饮食滞,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肠鸣下利,减干姜二两加生姜四两
  • 甘草泻心汤:脾胃虚弱较甚,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炙甘草四两
  • 泻心汤类方:干姜芩连人参汤,胃热脾寒,下利食入口即吐,去半夏、甘草、大枣
  • 旋覆代赭汤:痰气痞,心下痞硬,噫气不除去黄连、黄芩,加旋覆、赭石以干姜易生姜
  • 小柴胡汤:邪入少阳,枢机不利,四大主证或然证,去黄连加柴胡,去干姜易生姜
  • 黄连汤:上热下寒,腹中痛欲呕吐,去黄芩加桂枝

典型案例

康明帅,男,32岁,鞍山人

2017年9月7日来诊。患者以胃酸、呕吐反复发作十余年为主诉来诊。该患者无明显出现胃酸、呕吐,在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佳,遂来诊。现症见:胃酸,不欲食,食则呕吐,口干,无呃逆,饮食不佳,大便不成形,睡眠不佳,舌质暗,苔白,脉细。胃镜示:浅表性胃炎,食道口缩小。中医诊断:呕吐(寒热错杂证)。治宜清上温下,降逆止呕。方用半夏泻心汤、吴茱萸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9月21电话复诊:服药后返酸减轻,患者说痊愈60%,现仍饮食不佳,胃脘嘈杂不舒,续用前方调理。

李丽娟,女,61岁,阜新人

2017年11月4日经人介绍来诊。患者以失眠多年,加重一月为主诉来诊。患者惊吓、生气后出现失眠,心慌,逐渐加重,心电图示正常,自服天王补心丹效果不佳来诊。现症见:入睡困难,醒后难以入睡,卧则心慌,且能听见心脏跳动,乏力,口干口渴,胃脘部灼热感,呃逆,胃胀,返酸,时有恶心,干咳少痰,饮食可,大便溏,日三次,便不净,舌暗苔黄白,脉弦细滑无力。既往糖尿病三年,血糖7.3mmol/L。服二甲双胍,拜糖平控制血糖。中医诊断:失眠(心胆气虚型)、胃痛(寒热错杂证)。治宜安神定志,清上温下。方用安神定志丸和半夏泻心汤加味。11月18来诊:睡眠好转,胃脘灼热感减轻,胃不胀,不返酸,呃逆减轻,大便成形,无恶心,心慌乏力减轻。卧亦听不见心脏跳动,唯有干咳少痰未愈。前方加养阴清肺汤加减。

刘某某,女,65岁,沈阳人

2017年8月31日来诊。患者以胸闷、气短、心下痞,劳则加重二年余为主诉来诊。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心电图示:陈旧性心梗,自服心脑通,银杏叶片,丹参片等药效果不佳来诊。现症见:胸闷,气短,左后背疼痛,口苦口干,夜间加重,心下痞,胃胀,无返酸,足麻,如踩棉花一样。饮食可,大便不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