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新生《龙文化图形原本探源》:以"原本思维"解读龙文化起源
于新生《龙文化图形原本探源》:以"原本思维"解读龙文化起源
龙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民族精神。于新生教授的《龙文化图形原本探源》一书,通过40余年的研究积累,运用"原本思维"和"原本艺术"的概念,为我们揭示了龙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脉络。
中国民间生肖"蛇"常被称为"小龙",而一般意义的"龙"则称为"大龙"。于新生教授的《龙文化图形原本探源》一书,于2024年(龙年)四月出版,全书40余万字,是作者自1983年开始关注"龙图形"以来40余年研究成果的结晶。龙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将历史、信仰、艺术与民俗紧密相连,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和基因符号。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龙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奋进、创新和包容,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龙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砥砺前行。在民间与学界,"龙"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例如,中国北方很多村落都有"九神庙",其中龙王居C位。而被誉为"中华第一龙"的红山文化玉龙,1971年出土于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遗址,距今已有7000余年历史。
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他拉遗址,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被称为"中华第一龙"
通过知网、国家图书馆等途径的大数据分析显示,龙文化的学科关注与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于新生教授的研究以"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为学术研究方法,其著作旨在弘扬龙文化的精神特质,以独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深入开掘和探究龙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丰富内涵,可谓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之作。
该书的最大特色在于提出了"原本思维"和"原本艺术"的概念,以此作为解读龙文化起源的理论基础。书中认为原始美术的思维方式、造型方式与民间美术有相类相通之处。民间美术是原始美术的自然延续,保留了大量与原始思维形态及造型特征相类同的艺术形式。这种原始美术造型方式在民间美术中的延续和遗存,体现了人类思维及艺术形态的原本特征。由于原始美术与民间美术在思维方式及造型方式上的相同性,为两者之间的关联提供了依据。书中将不同时期延续并保持了原始思维特征的思维方式统称为"原本思维",将原本思维下产生的原始艺术、民间艺术等形态统称为"原本艺术"。以此为观念统摄和立论基础,作者认为龙作为古代文化现象是以图形为存在特征的,可以用原始图形的造型方式来解释和还原龙图形的形成过程。
龙文化相关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