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家长们:“免费”的游戏皮肤,可能让孩子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家长们:“免费”的游戏皮肤,可能让孩子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529535

近年来,随着网络游戏的普及,未成年人成为网络诈骗的主要目标之一。近日,一起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诈骗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我叫小雨(化名),今年11岁,我最爱玩的游戏就是“蛋仔派对”。

我的游戏好友说要送我自己很难买到的游戏“皮肤”,我本来很高兴,可是没想到,我被骗了……

《蛋仔派对》是一款类糖豆人手游,凭借可爱的游戏风格、简单的游戏模式以及强社交属性,吸引了10后、00后等大量未成年用户,玩家在游戏中可以组队闯关、语音聊天,还可以通过“开盲盒”,为自己的游戏角色更换皮肤。据官方资料,这款游戏每日上线的玩家已破300万,截止2023年底累计注册用户数量就超过了5亿。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年来,不少诈骗分子利用孩子渴望游戏皮肤与高段位的心态,以“免费赠送皮肤”、“免费赠送道具”、“购买或出售游戏账号”等名义在游戏公屏、私聊页面等渠道散播虚假信息,筛选出认知能力不足的低龄未成年人,精准实施诈骗。此类案件不仅给未成年人所在家庭造成经济损失,也使其产生心理阴影。

案件回顾

2023年10月份至2024年1月期间,被告人殷某和喻某在互联网“TT语音”中找到“蛋仔派对”游戏频道,在游戏语音中以听声音的方式寻找十周岁左右的未成年人为犯罪对象进行诈骗。

小雨便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落入了殷某和喻某精心设下的“圈套”。殷某以给小雨送价值上千“蛋币”的皮肤为由,申请加她为微信好友。小雨喜出望外,立刻通过了微信好友的申请。接着对方发给小雨一张自己已经付款成功的截图,谎称已经帮小雨支付皮肤的装备款,但皮肤要“激活”才能使用,于是便引导小雨点入网购平台链接,操作付款激活充值。

见小雨同意“激活”后,殷某、喻某立即与小雨开腾讯会议屏幕共享,引导小雨登陆父母的网购平台账号,购买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填上殷某的收货地址与电话。购买成功后,殷某、喻某继续引导小雨把父母网购平台捆绑的手机号换成殷某的手机号,并让小雨发送手机验证码。

两名被告人通过上述方式,三个多月内实施多起诈骗。经公安机关查实的四起诈骗未成人案,涉案金额近六万元。

他让我发手机验证码,我满脑子就想赶紧穿上我的游戏“皮肤”,于是就答应了。直到好几天后,我妈妈发现有消费支出的短信提醒,才带我去派出所找警察叔叔。

在派出所报警后,我才知道,原来这是针对学生“免费领游戏皮肤”的骗局,被骗的基本上是和我一样的在校小学生。

宿豫法院经审理认为,两被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手段诈骗他人财物,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两被告人针对未成人实施诈骗,酌情从重处罚。

综合两被告人的量刑情节,以诈骗罪分别判处被告人殷某、喻某有期徒刑四年、一年九个月,并处罚金。

诈骗套路

1.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私信、广告,以“免费领取游戏皮肤”等字眼诱导受害人上钩;
2.骗子引导受害人添加其QQ、微信等社交软件,称扫描特定二维码即可领取免费的“皮肤”,引导受害人使用父母手机扫“付款码”;
3.受害人操作后,骗子讹称“领取失败,皮肤需要激活”,需要激活充值才能使用,随后运用各种话术诱导受害人反复进行付款,引导受害人发送手机验证码;
4.骗子还会以“用父母身份盗刷游戏皮肤要坐牢”等为由,恐吓、威胁受害人进行转账。

法官提醒

现如今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网络,但未成年人因自控能力差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由于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辨识能力差,极易成为电信网络犯罪分子的犯罪目标。在此,提醒广大未成年人的父母,要平时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及看护,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谨防上当受骗。

本文原文来自宿豫法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