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武汉东湖:世界名湖人民乐园,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武汉东湖:世界名湖人民乐园,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引用
1
来源
1.
http://hb.news.cn/20250110/c526c78d78554951877669de1645b554/c.html

2024年,武汉东湖在生态建设、文化旅游、科技创新和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一年,东湖整体水质稳定向好,游客接待量首破2500万人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武汉东湖。 景区供图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守正创新、快干实干,这一年,东湖整体水质稳定向好,收获湖北省“幸福河湖”称号,绿水青山焕发新颜值。

这一年,东湖游客接待量、热度均创新高,年接待量旅游人数首破2500万人次,世界名湖、人民乐园新形象声名远扬、出彩出圈。

这一年,东湖高起点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驱动释放新活力。

这一年,一件件惠民生工程扎实落地东湖,“民生愿景”变为“幸福实景”。

回顾2024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坚决守护好东湖的湖光山色、秀美风景。

“从历史长河来看,如果说我们这一代人能留给后人点什么,我看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守护好武汉城中心的这片大湖,始终是东湖风景区的第一要义。


大雁在东湖伴飞,越来越丰富的动植物在此栖居。景区供图

2024年,东湖风景区把优生态作为发展之要,统筹推进大东湖流域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持续推进流域河湖长制、水环境综合治理攻坚、幸福河湖共同缔造行动等措施,积极开展子湖内源污染控制,实施后湖磷微污染治理水质提升工程,开展蓝藻联防联控,10月总磷监测达到三类水质目标要求,各项主要指标总体稳定向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市面貌持续焕新。

这一年,东湖荣获2023年度湖北省“幸福河湖”称号,“东湖示范河湖智慧平台”荣获中国测绘学会2024年度优秀测绘工程金奖。这一年,东湖高质量落实林长制,组织巡林119次,持续做好森林资源管护,提前1年实现拔除松材线虫病疫区目标任务。这一年,东湖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土壤及固废污染防治,开展“无废学校”和“无废景区”创建。

“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努力将东湖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把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打造精品文旅品牌和线路,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全球首飞!无人驾驶飞行器东湖“飞天”赏美景。 李辉摄

2024年,东湖风景区把强产业作为当务之急,东湖风景区文旅融合展现新气象。季季有主题,月月有亮点,东湖风景区抓住省市惠民活动和赏花季活动机遇,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从年初的东湖龙年灯会、东湖绿道新春民俗节,到浪漫三月的相约东湖赏樱花,再到“祝福祖国 追梦东湖”系列文旅活动,东湖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来武汉,游东湖,逛绿道,品文化”成为经典旅游线路。这一年,东湖绿道三期建成开放,105公里世界级滨湖绿道“画圈成环”,东湖建成人民绿道。2024年,东湖风景区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550.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9%、6.63%,首破2500万人次大关;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6亿元,达到目标的116.35%。东湖智慧跑道101线路先后入选2024年国庆假期户外运动精品线路、2024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推介名单。

为了把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东湖风景区全力提升文旅配套服务,紧盯交通薄弱环节,通过开通旅游定制专线、强化公共交通保障、加强内外交通对接、推行智慧交通引导、开展交通秩序综合整治、优化服务质量等方式,努力实现游客“快达慢游”,游客满意度和体验感不断提升,东湖的热度、温度也不断上涨。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把谋发展作为关键之举,东湖风景区创新驱动释放新活力。

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更多叫得响的品牌。


全球总部坐落于东湖风景区的黑芝麻智能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郭瑞鸣摄

聚焦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东湖风景区提高转化能力,高起点发展新质生产力。去年4月,东湖风景区与黑芝麻智能签署合作协议,为确保合作项目扎实推进,区经济社会发展局推行起“一站式”服务,6月黑芝麻智能全球总部顺利落户东湖风景区,东湖风景区采用政府扶持、市场驱动与金融支撑深度融合的创新工作机制,促进政府产业基金为黑芝麻智能提供资金支持,设立独角兽培育发展企业股权投资专项通道,支持黑芝麻科技获取融资。8月8日,黑芝麻智能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中国“智能汽车AI芯片第一股”。

在东湖正在发生的“创造”还有很多——与阿那亚集团等签订框架合作协议,亿航智能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在东湖实现首飞,无人驾驶智慧游船在东湖航行,智慧绿道收获诸多跑友正向反馈,“智慧东湖”项目正在基础设施应用及智慧文旅、绿色能源等领域探索新的可能……

“更加精准有效地为群众排忧解难”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惠民生作为施政之本,百姓福祉实现新提升。

要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抓住‘一老一小’这个重点,更加精准有效地为群众排忧解难。


东湖风景区组建“东湖义警”团队,推动共管共治。 苏畅摄

走访居住在东湖之畔的居民,他们的幸福感日益提升。幸福感的背后,来源于各方面的力量支持。2024年,东湖风景区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总结推广东湖新城社区“心成”工作法,全区700余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服务3000余次;健全社区书记“选育管用”机制,深化“名书记帮带工程”,基层治理的骨干力量不断壮大。持续深入推进“下察解暖”实践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8个,立足“八步法”全面开展共同缔造试点扩面工作,完成共同缔造项目48个。深化法治政府建设,积极选树“法律明白人”典型案例,梨园社区党委书记李艳梅作为湖北省唯一代表,应邀在司法部“法律明白人”示范培训班上作先进经验推介。

加强景区内外交通衔接,让市民游客出行更便利。前年8月、去年5月,杨园南路(华电小路——二环线)道路工程和二环线梨园医院段辅路工程先后贯通,困扰周边居民多年的杨园南路“断头路”和二环线梨园医院堵点得以彻底打通,受到市民游客一致好评。完成落雁景区路改造工程,新增4处外部接驳停车场。加快停车场建设,磨山停车场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有望今春投用。坚持科技赋能,与高德、百度公司等导航服务商合作,对接全区9个大型停车场实时停车泊位数据,实现车位级停车诱导。重要节假日期间,开通专线定制公交,实现了交通枢纽快速摆渡,辖区交通拥堵状况明显改善。

聚焦“一老一小一困”,东湖风景区不断丰富着居民服务。新开业老年人供餐点9家,完成适老适幼改造公厕(含改建)15座,签订既有小区居家适老适幼改造协议50户;强化托育服务供给、关心关爱困境儿童,分层分类救助帮扶困难群众;落实各项惠残政策,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更新和加装住宅老旧电梯;落实公租房租赁补贴和人才公寓政策,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0套;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组建区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增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提档升级,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医更有保障……

展望2025

(一)坚定不移治污染、护生态,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全新开放的东湖绿道三期,让更多市民游客近距离拥抱自然。 张瑾摄

一以贯之抓好东湖生态保护,让绿水青山“好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好价值”,力争2025年东湖水质总体达到Ⅲ类,让东湖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美景永驻。

①聚焦多方联动,协调推进流域治理。结合东湖湖泊综合治理方案,协同相关区同步发力、合力管控、全力治理,共同推动东湖水质逐步好转。

②聚焦综合治理,开展水质提升攻坚行动。完善大东湖流域综合治理机制,进一步深化测管联动,提升精细化管控水平等。

③聚焦守土尽责,持续抓好森林资源保护。推深做实林长制,筑牢森林防火墙,有序推进森林更新抚育,逐步恢复山林植被等。

④聚焦源头治理,坚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环保绩效评级、大气污染治理项目实施和“无废城市”建设,加强执法监管等。

(二)坚定不移兴文旅、扩消费,释放高质量发展潜能。

注重生态与人文的融合,深入挖掘东湖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拓展“旅游+”产业,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预计全年完成投资约1.5亿元,接待旅游人数26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收入约80亿元。


越来越多文旅体IP落户东湖,游客在此乐享健康美好慢生活。 何晓刚摄

①围绕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世界品牌。通过持续改善大东湖生态环境,拓展“旅游+”产业,发展数字经济、科创服务、赛事活动、荆楚文创等特色产业等。

②围绕产品体系建设,丰富产品供给。深入挖掘楚文化、花文化、红色文化,统筹谋划风景区2025节庆赛事活动等。

③围绕管理服务建设,提升游览体验。立足群众需求,努力做好文化、交通、体育等方面公共服务提升工作等。

(三)坚定不移抓改革、谋创新,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①建设鼓架国际新景区、新社区,展示东湖新形象。

②积极服务黑芝麻智能加快发展,做成生态链。

③做大做强平台公司,赋能转型升级。

(四)坚定不移解民忧、暖民心,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始终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一件一件办好民生实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等实际问题,努力让群众得实惠、更满意。

(五)坚定不移防风险、保安全,守牢高质量发展底线。

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①紧紧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深化共同缔造,引导、凝聚多方力量参与基层社区治理。

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六)坚定不移抓党建、担使命,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把全面从严治党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

①狠抓政治建设。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抓在日常、严在经常、融入平常等。

②狠抓思想建设。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等。

③狠抓干部队伍建设。践行好干部“五条标准”,选优配强各级主职,坚持在重大任务、基层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等。

④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以严的基调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顽疾,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等。


市民游客齐聚凌波门,手挥国旗歌唱祖国。 何晓刚摄

东湖风景区2024工作亮点

【文旅市场活跃】

春节期间,东湖风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95.36万人次,同比增长113.25%,位居全省景区春节接待人次第1名;

清明、端午小长假期间,东湖风景区名列全国十大热门景区第4位;

“五一”假期,5月2日单日接待游客超55万人次、单日实现旅游收入1095.9万元,均创东湖历史新高;

中秋小长假,累计接待游客79.23万人次,位列百度地图景区热度排行榜客流指数全国第1;

国庆黄金周,累计接待游客235.21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8.36亿元,同比增长37.02%和27.05%,再创历史新高,在百度地图公布的国庆节景区热度排行榜中,东湖风景区客流指数位列全国第2;

2024年,东湖风景区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550.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9%、6.63%,首破2500万人次大关。

【东湖IP出圈】

今年以来,央视50次、新闻联播9次报道东湖,人民日报、中新社、中国日报等重点央媒上百次聚焦东湖;

东湖美景亮相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中秋晚会。

【生态环境向好】

东湖总磷检测达到三类水质目标要求,各项主要指标总体稳定向好,荣获2023年度湖北省“幸福河湖”称号;

组织巡林119次,持续做好森林资源管护。

【产业释放活力】

黑芝麻智能全球总部落户东湖,阿那亚集团等企业与东湖签订框架合作协议;

亿航智能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在东湖实现首飞;

1-10月完成投资约2.66亿元。

【民生工程暖心】

聚焦“一老一小一困”,新开业老年人供餐点9家,完成适老适幼改造公厕(含改建)15座,签订既有小区居家适老适幼改造协议50户;

完成104户餐饮用户、418户居民用户“瓶改管”改造,年内完成2.21万户户内安全设施“三件套”安装工作;

全区700余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服务3000余次;

持续深入推进“下察解暖”实践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8个;

立足“八步法”全面开展共同缔造试点扩面工作,完成共同缔造项目48个。


东湖四季花开不断,春季樱花吸引八方游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