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无人机行业:450万人才缺口背后的机会与挑战
揭秘无人机行业:450万人才缺口背后的机会与挑战
进入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正式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各地政府纷纷布局相关产业集群,无人机行业因其快速普及而率先在低空经济领域崭露头角,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尽管公众对无人机及其应用领域的了解尚浅,但自媒体已将无人机专业描绘为前景广阔的“黑马”专业。
那么,这一专业真如外界所言,性价比极高且“钱景”无限吗?
据统计,全国已有20所大学开设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专业,主要集中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理工强校及中国民航大学等航空类院校。此外,专科院校中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数量更为庞大,超过百所。
关于无人机专业的学习内容,外界常存在误解。实际上,该专业不仅涉及无人机的操控与维修,更需掌握航空气象、适航安全、机械载荷等深厚的理论基础,源自民航、航空航天等传统工科。
以深圳为例,作为无人机企业聚集地,大疆、丰翼科技等头部企业对无人机工程师的需求旺盛。然而,无人机研发岗位的专业门槛极高,竞争异常激烈,需与来自工科强校的飞行器设计与制造专业硕博生同台竞技。
尽管无人机行业就业前景乐观,但如eVTOL等低空经济产物仍处于发展初期,本科生与专科生的就业多集中于技术操作性强的岗位。成为无人机“飞手”亦需考取驾照,根据最新规定,小型及以上无人机操控员需持相应执照方可飞行。
值得一提的是,无人机操控员及装调检修工的人才缺口巨大,分别达到100万和350万,整个行业累计缺口高达450万。然而,尽管无人机执照考取人数逐年增加,截至2023年底,全国持证人数仍仅为22.7万。
然而,入局无人机培训并不意味着就能轻松获得高薪工作。根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除了轻型和微型无人机外,其他类型的无人机操控员需要取得相应执照才能进行飞行。这意味着,想要成为合格的无人机飞手,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需要通过严格的考试和认证。
此外,无人机专业的毕业生还需要面对技术更新换代的挑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机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他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以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
综上所述,无人机行业虽前景广阔,但从获取执照到成为合格飞手,再到参与具体工作,仍需时间与努力。无人机的发展之路,仍有一段距离需要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