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甘子与茶多酚、左旋肉碱配伍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肥胖的预防作用
余甘子与茶多酚、左旋肉碱配伍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肥胖的预防作用
余甘子是一种传统藏药,近年来被证实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菌抗炎、降血脂、降血压等多种功效。东南大学王少康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研究,探讨余甘子与茶多酚、左旋肉碱配伍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肥胖的预防作用。研究发现,余甘子能够显著改善大鼠的血脂水平,降低体质量和内脏脂肪,且效果优于余甘子与茶多酚或左旋肉碱配伍使用。
实验设计与基本特征
研究采用高脂饲料建立大鼠肥胖模型,通过单独给予余甘子或将余甘子与茶多酚、左旋肉碱配伍使用,评价余甘子的预防肥胖功效。
实验期间,各组大鼠体质量均正常增长,精神状态、行为活动、摄食摄水、粪便、尿液以及各腔道分泌物等均未见明显异常。NC组(正常对照组)每周能量摄入明显低于高脂饮食干预组。
干预4周后,MC组(模型对照组)大鼠体质量高于NC组大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肥胖模型构建成功。在干预7周后,FP组(余甘子组)、FP-GTP组(余甘子+茶多酚组)、FP-LC组(余甘子+左旋肉碱组)及PC组(阳性对照组)大鼠体质量均明显低于MC组大鼠,且除FP-GTP组外,其余各组与MC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余甘子对大鼠脂肪系数和肝脏系数的影响
MC组予以高脂饲料喂养后导致大鼠发生肥胖,与NC组相比,MC组睾周脂肪、肾周脂肪质量明显增加,相应的脂肪系数也明显高于NC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MC组相比,FP组、FP-GTP组、FP-LC组及PC组大鼠肾周脂肪质量均较低,肾周脂肪系数也较低,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余甘子对大鼠脂代谢指标的影响
3.1 余甘子对大鼠血清和肝脏中脂质水平的影响
MC组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均高于NC组,HDL-C水平低于NC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与MC组相比,FP组、FP-LC组、PC组大鼠血清中TC、TG、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P<0.001),HDL-C水平显著增加(P<0.05、P<0.001)。而FP-GTP组大鼠血清中TC、TG、LDL-C水平虽低于MC组,HDL-C水平高于MC组,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
3.2 余甘子对大鼠血清中瘦素、抵抗素、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MC组大鼠血清瘦素、抵抗素的水平明显升高,脂联素水平下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MC组相比,各实验组大鼠的瘦素、抵抗素水平下降,且除FP-GTP组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大鼠血清脂联素水平也高于MC组,接近NC组的水平,且除FP-GTP组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余甘子对大鼠脂肪组织AMPKα-1、AMPKα-2、Sitr1的mRNA表达影响
MC组与NC组相比,大鼠脂肪组织AMPKα-1、AMPKα-2、Sitr1的mRNA表达下调,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然而与MC组相比,FP组及各配伍组大鼠脂肪组织内AMPKα-2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P<0.001)。
余甘子对大鼠肝损伤水平影响
MC组予以高脂饲料喂养后,造成了大鼠肥胖,导致大鼠肝脏内AKP、AST、ALT、MDA水平上升,SOD活力下降,且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MC组相比,余甘子及各配伍组大鼠肝脏内AKP、AST、ALT、MDA水平下降,SOD活力上升,但只有FP组各项指标均接近于NC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
讨论
余甘子含有丰富的多糖类、多酚类、鞣质类、黄酮类和三萜类等药用成分,兼具药用价值高和安全性好的特点。研究发现,余甘子干预能够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血脂紊乱的现象,影响脂代谢相关指标。AMPK信号通路可以调节脂质代谢、氧化还原平衡、线粒体自噬等,外周组织中的AMPK的激活可以抑制脂质的合成。此次研究也发现了经过余甘子干预的肥胖大鼠脂肪组织内AMPKα-2的表达显著上调,这也证明了余甘子具有抑制大鼠体质量增加、调节大鼠血脂异常指标的作用,并通过AMPK信号通路调节能量稳态,改善肥胖大鼠体内脂肪堆积的现象,进而达到预防肥胖功效。
同时,FP-LC组大鼠体质量较MC组也有所下降,肾周脂肪和睾周脂肪含量显著降低,这说明余甘子与左旋肉碱配伍使用调节大鼠血脂异常指标的作用也十分显著;但在预防肥胖功效方面,效果不如仅用余甘子进行干预的FP组。虽然有研究显示,茶多酚能够通过调节机体脂肪吸收和代谢达到预防肥胖功效,但此次研究结果显示,FP-GTP组大鼠体质量虽然也低于MC组大鼠,但差异不具显著性,各项指标结果也显示余甘子与茶多酚配伍使用不具有预防肥胖功效。这可能是由于配伍使用后二者存在某种拮抗作用影响了其本身预防肥胖的效果,亦或是因为实验干预时间为7 周,还不足以使FPGTP组大鼠的各项指标发生显著变化,具体机制还有待研究。
结论
研究证实了余甘子通过控制肥胖大鼠TC、TG、LDL-C、瘦素、脂联素水平的升高,改善肥胖大鼠的血脂水平,并降低肥胖大鼠的体质量、内脏脂肪质量及其系数,达到预防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肥胖的效果,且效果优于余甘子与茶多酚或左旋肉碱配伍使用。同时研究也证实了余甘子可以作为绿色、天然、安全、高效的预防肥胖的食品,为余甘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
本文《余甘子与茶多酚、左旋肉碱配伍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肥胖的预防作用》来源于《食品科学》2023年45卷第8期96-104页,作者:任兴远,王文博,桂兰兰,郝润华,王少康,陈希民,孙桂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