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方小院,坐看四季变幻,闲话家常
有一方小院,坐看四季变幻,闲话家常
每个人的心底都渴望一方小院。院子不大,却能装下整个四季。“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四时的不同风景,都能在小院里真真切切地体会到。
田园牧歌式的小院生活,是许多都市上班族的梦,也是年轻插画师厚闲的理想。
大学主修设计专业的厚闲,毕业后因喜爱丰子恺的市井小画自习水墨。从2019年起,她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想象绘于纸上,构建了一个“纸上桃花源”,创作出“闲叔”“白鹤”两位可爱的主角人物,用文字和水墨描绘着他们的四季生活。
厚闲将作品发布在社交媒体上,收获了众多网友的喜爱,网友纷纷呼吁:
“想生活在画里,看四季变幻,品细碎生活”
“想跟着闲叔白鹤,去品尝各种胡同美食”
“想和闲叔白鹤做邻居”
……
这本《家在小院里》是厚闲图文作品的首次集结出版,按四季之序编排图文,将她笔下有关闲叔与白鹤夫妇二人的日常生活汇集成册。
在书的自序中,她坦言道:
在插画师厚闲的笔下,闲叔和白鹤的小院不大,一年四季各有细小的美。小院就像是一个美梦,迈进去就不想出来。
点击小程序即可购买
有一方小院,
坐看四季变幻,闲话家常
一本能听到日子翻页声音的书
理想中的家是有个独院的。
院子里一定要有两棵大树,
正好长在窗户旁边,
春天看枝上站燕子,
夏天躲荫下蔽日,
秋天黄叶铺院,
冬天在被窝听风雪打树枝。
最好树下有张老石桌,
桌旁挨着圆形石凳子,
有风雨磨蚀的痕迹。
可以在上面择菜吃饭、喝茶看书。
这段话既是作者厚闲对理想生活的描摹,也是整本书最好的注脚。
闲叔与白鹤居于一方小院,院里有山石、蕉叶、石桌、柿树等,闭门可享清欢,种菜、做饭、读书、晒秋……开门赏四时景,散步、会友、赶集、踏青……春日看他们在院子里栽花,夏日吃驴背上驮的西瓜,秋日打树顶的柿子、大枣,冬日躲暖炉边看风雪掩屋顶……从生活的细枝末节里发现快乐,以欢喜之心慢度日常,把平平淡淡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书一页页翻过,书中主人公闲叔和白鹤的日子如此一天天地过去,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仿佛跟着闲叔白鹤过了一年四季的生活,看见物候的流转,闲观岁月的模样。
书里有人物白描,有情节故事,有画面场景。一篇篇耐人寻味的随笔,搭配一幅幅清雅质朴的画作,文字轻快耐读、有古典的韵味,画面清新质朴、有浓郁的诗情。正如一网友所说:她的作品里有着丰子恺的美好与汪曾祺的闲适。
**一本售卖美好的书**
那些抚慰人心的烟火气、老街小巷的人情味、回不去的旧时光,这本书里都有。
比如写在家蒸馒头:
天暖和了,在院子里蒸上几笼。
柴火在灶里噼啪响,
笼屉上的馒头膨胀松软,
粮食的香气绕进蓝色的防虫纱门,
定居在饭桌。
又如写炸锅里的年味:
大块的豆腐被切成五六厘米那么长,一厘米厚,薄状;
潍县青在铁擦子上滚几圈,刨成了细丝,
放到柳木大菜板上,咚咚咚剁。
剁碎后,双手用劲捏,挤出水,
调出葱、姜、花椒水跟面搅在一起,
团成萝卜丸子;
里脊肉切成细条,入了“秘制”的面水;
最费手的是清洗带鱼,摘净洗好切段裹面炸。
仅是阅读文字,就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散发的烟火气,搭配着细节丰富的小画,更是抚慰人心。除了满满的烟火气,还有浓浓的人情味。比如胡同里爱讲故事的柳叶大娘:
白鹤爱听柳叶大娘讲以前的故事,就像从树下刨出一罐封存的女儿红,打开闻闻,浓郁醇厚很醉人。大娘也爱讲,没人听的时候讲给迟开的香椿、屋后的翠竹、淡粉的芍药和过路的燕子。如果哪天您正巧路过,不妨试着敲一敲那扇爱睡懒觉的木门,跟柳叶大娘聊一聊,她有讲不完的故事。
四时节气里的草木风物,在厚闲的笔下,也都意趣盎然,有声有色。比如她写秋天:
人们感受到秋意大概是从树开始的,树叶渐次转黄。再一个,猫常落在屋顶晒太阳。街上的行人不再躲阴凉,骑着自行车摇着车铃铛慢慢走,遇上相熟的人打招呼,脚支着地面能聊半钟头。羊肉火锅店生意火爆起来,大家忙着贴秋膘。这就是秋天来了。
常有网友留言评论:
“看厚闲笔下的文与画,小时候的记忆扑面而来,像极了记忆里的童年。”
“美好的月夜、悠闲的小猫、乘凉的人们……好像闻到了炊烟和青草的味道,还有早秋夜凉爽的风。”
还有网友评论说:
“跟着你一起,沐春风,听夏蝉,馋秋果,赏冬雪。生活本就这么美好。”
那些烟火萦绕的生活温情、街头巷隅的人世家常、挥之不去的童年时光、顺时应节的风物生活,都被深情地画进这本书里。
这本书可以带你重拾旧时光里的珍贵记忆,泛起内心深处的温柔涟漪,带来无法言喻的平和充盈。
献给每一位身居闹市心向桃源的人
喧嚣的城市里,总有一颗归隐田园的心。日子本来的模样,就是一方小院,喝茶吃饭,闲话家常。
田园牧歌的诗意生活,一直是都市人的渴望,永远让人心旌荡漾、心向往之。
但即便没有一个能藏住四季的小院,你也可以拥有一年四季的烂漫时光。或许,在某个好天气,你也可以像书里的闲叔白鹤一样,“寻一棵大树,摆上小桌,铺上茶席,泡上茶,采枝荷,切半块西瓜。吃着,静静地看鸟来回飞,感受生活的安定与诗意”。
希望这本《家在小院里》,可以带给每一位读者片刻的治愈和抚慰。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查看原图 3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