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金庸武侠小说中蕴涵着怎样的文化内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金庸武侠小说中蕴涵着怎样的文化内涵

引用
百度
1.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949858675426168372.html

这个问题的范围很广,我在这里只做一个粗略的梳理。从微观角度来看,金庸小说中的细节融入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包括琴棋书画以及经史子集等。与一般武侠小说不同,金庸小说在武功中也融入了大量文化元素,有的融入琴棋书画,有的融入不同个性,有的融入儒释道文化。

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常将金庸小说按照创作顺序分为四个阶段。1955年至1959年是金庸侧重入世的儒家文化的阶段,书里的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一般都是积极入世的,常以天下为己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阶段的代表作品是《射雕英雄传》和儒侠郭靖。1959年至1963年为第二阶段,这阶段的人物和思想由儒转道,以杨过和张无忌为代表。当然,值得注意的是,《笑傲江湖》不仅涉及道家文化,还有政治影射,是特例。

从1963年至1967年是第三阶段,作者由道入佛。这大概与金庸先生中年开始读佛经有关,以《天龙八部》为典型代表。从1967年《笑傲江湖》之后,金庸通过反思,或者说是颠覆,否定了许多传统文化的糟粕,进入“无侠”的阶段,开辟了武侠小说,乃至通俗小说的巅峰。以《鹿鼎记》和韦小宝为代表。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阶段只是人为划分的,其实不管在哪个阶段,儒释道都是相互渗透的。另外,作为新武侠的代表,与传统的武侠小说相比,金庸小说更多地融入了西方的文化,以骑士文化最为突出。

附上金庸小说时间表:

《书剑恩仇录》1955年

《碧血剑》1956年

《射雕英雄传》1957年—1959年

《雪山飞狐》1959年

《神雕侠侣》1959年—1961年

《飞狐外传》1960年—1961年

《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倚天屠龙记》1961年

《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连城诀》1963年,又名《素心剑》

《天龙八部》1963年—1966年

《侠客行》1965年

《笑傲江湖》1967年

《鹿鼎记》1969年—1972年

《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

我觉得作者的写作顺序是了解小说和进行金庸小说研究非常重要的窗口。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知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