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文徵明《真赏斋图》:文人生活的理想模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文徵明《真赏斋图》:文人生活的理想模式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TKA2IU0521G6U9.html

文徵明的《真赏斋图》是明代文人生活和艺术追求的缩影。这幅画不仅展现了精致的园林景观,更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艺术、文化、自然的深刻理解。本文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幅画作及其背后的故事。


真赏斋掩映于苍松翠柏与玲珑的太湖石之间,可见三间居室。


右侧房中两童子围炉烹茶。一童子在扇风助火,另一童子正在搅动煮茶器里的茶汤。童子左侧的桌子上放置有茶壶、茶碗。此时正是明朝盛行的瀹茶法,煮好后倒入茶壶里,品茶人自行取用。文征明的曾孙文震亨在《长物志》“室庐”写道:“构一斗室相傍山斋,内设茶具。教一童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


主人与客人于正中房间对坐,似乎正共同鉴赏一幅手卷,一童子侍立一旁。桌子上放置有书籍、手卷、香炉、笔筒,童子旁边的桌子上还有一捆卷轴,还有一个插花瓶。


左室无人,然而透过半卷的窗帘,可见书架上陈列的书籍简牍和几案上的古琴,这正是真赏斋的藏书、藏器之所。


屋后竹林郁郁葱葱,一片山水风光。而在画面的左下角一人携童子,正向真赏斋走去。


童子似乎背着不少东西,可能就是一些书画,拿过来让主人过过眼的。


图后别幅有文徴明隶书《真赏斋铭·有序》,署款“嘉靖三十六年,岁在丁巳四月既望,长洲文徴明著并书,时年八十有八”,钤“文徴明”白文印,“衡山”朱文印。


真赏斋铭有叙。真赏斋者,吾友华中甫氏藏图书之室也。中甫端靖喜学,尤喜古法书图画、古金石刻及鼎彝器物。家本厚温,菑畲所入足以裕欲而君于声色服用,一不留意,而惟图史之癖,精鉴博识,得之心而寓于目,每并金悬购,故所蓄咸不下乙品。自弱冠抵今垂四十年,志不少怠。坐是家稍落,弗恤而弥勤。征明雅同所好,岁辄过之。室庐靓深,庋阁精好,宴谈之余,焚香设茗,手发所藏,玉轴锦剽 ,烂然溢目。捲书舒品骘喜见眉睫法书之珍,有钟太傅《荐季直表》,王右军《袁生帖》、虞永


兴《汝南公主墓铭》起草、王方庆《通天进帖》、颜鲁公《刘中使帖》、徐季海绢书《道经》,皆魏晋唐贤剧迹,宋元以下不论也。金石有金周穆王坛山古刻、蔡中郎石经。残本淳化帖初刻定武《兰亭》,下至黄庭、乐毅《洛神》东方画赞诸刻,则其次也,图画器物抑又次焉。然皆不下百数,于戏富矣!然今江南收藏之家岂无富于君者,而真赝杂出精驳间存不过示文物取悦俗目耳。此米海岳所谓资力有余假耳目于人意作标表者。是乌知所好哉。若夫缇缃拾袭护惜如头目似知所好矣而赏则未也。陈列抚摩榷扬探竟知所赏


矣。而或不出于性真,必如欧阳子之于金石,米老之于图书,斯无间然。欧公云:“吾性颛而嗜古,于世人之所贪者,皆无欲于其间,故得一其好玩而老焉。”米云:“吾愿为蠹书,鱼游金题玉燮而不为害。此其好尚之笃,赏识之真,孰得而间哉。”中甫殆是类也。铭曰:有精斋庐翼翼渠渠。爰窺用储左图右书。牙签斯县锦幖斯饰。乃缇斯袭于燕以适。适之何如维术以游。金题玉燮瑄璧琳。璆品斯骘斯允言博雅。谁其尸之中甫氏华。维中甫君笃古嗜文。隽味道腴志专靡分。断缣故楮山镌野刻。探迹


“居山水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吾侪纵不能栖岩止谷,追绮园之踪,而混迹廛市,要须门庭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有幽人之致。又当种佳木怪箨,陈金石图书,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文震亨《长物志》

这处“真赏斋”,实乃江南文士的抒发“旷士之怀”和乐享“幽人之致”的园林空间。

沈仕《林下盟》谈文人生活的理想模式:“读义理书,学法帖子,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奕棋。”

这不大的真赏斋里,传承的就是这种生活方式,也是明代江南的风雅精神。这也是我的生活,以及工作所在的书院所探索的一种新中式雅致生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